设计小说网 > 大明宗室 > 第104章 张榜战死

第104章 张榜战死

设计小说网 www.shexs.com,最快更新大明宗室 !

    夜,朱弘昭碾转反侧,有些失眠。

    塞外掌军时,那时候东路军可以算是新军初战,将领们踌躇志满意志昂扬的同时,各自心里也在打鼓。

    现在不一样,朱弘昭的部下兵将七成都是塞外见过血的。他们有信心碾压流民一样的红巾叛军,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斩下这些人的首级换成自己晋升的筹码。

    可朱弘昭有些下不去手,乐安闹得欢,死的人却不多,前后还不到两千人。他对作乱的红巾叛军没有什么恶感,这些人作乱有徐鸿儒煽动是一个原因,本身处境艰难,生活不下去也是一个更为主要的原因。

    造反都是要杀头的,只要能安安稳稳生活下去,没几个人会来把造反当职业。

    杀还是不杀,由不得他。

    这一点他很清楚,士兵们信任他,将领们支持他,不是因为他姓朱,而是他能保证麾下将士们的付出会得到他们该得到的报酬。

    士兵们要杀敌用首级换赏银,将领们要用战功升职。

    将士们的职业决定了他们的选择,谁阻拦这个发自职业生存的选择,那就是和将士们为敌。将士们需要他朱弘昭当头拿刀公平的分肉,他也离不开将士们的支持。

    睡不着索性起身,披着披风朱红在营中踱步。

    战时军法格外苛严,士卒们的精神压力极大,搞不好就犯了错误。还好这里不是前线,否则夜里有可能一个士兵做恶梦惊呼一声,整个大营就会营啸,乌漆漆一片极有可能还没遇到敌人,就先惊慌中乱杀一气。

    中军营垒处,朱弘昭见辕门处一名身穿将校鱼鳞甲,白袍白披风,六瓣高尖苍缨盔的将军肩靠着木栅栏,双臂环抱在胸前呆呆望月。

    “今夜何人当值?”

    一旁抱着火铳的刘良臣想了想说:“前夜是丁力将军,后夜是张虎将军。现在过了四更,应该是张虎将军当值。”

    将军这种名号越来越不值钱,一个五品千户都能挂武散阶将军衔。明末的千户能管五百人都是难事,竟然堂而皇之的称作将军,实在是好笑。没办法,体制造成的结果。

    私改军制,哪怕是级别更改一个字,或尊卑颠倒,这年头就是谋逆大罪。

    朱弘昭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更改军制,他只是将一个千户分作左右两营,每营五百人出头。由两名副千户统领,私下称之为营将,也是算正千户副将。

    张虎如今是副千户营将,在军中有资格被称呼一声将军。搁在汉朝,就是一个军侯曲长,搁在隋唐就是一个幢主、校尉。

    朱弘昭缓步走去,张虎发觉转身抱拳轻声轻语:“末将拜见侯爷。”

    “夜里睡不着,出来转转。”朱弘昭裹了裹披风,笑说:“陈策能观月预判天气变化,张将军可有这个本事?”

    张虎抬头看一眼明亮的月,摇摇头回答:“末将哪有这等本事,只是看看,想想月宫里的嫦娥。”

    “思春了?”朱弘昭狭促询问,手掌轻拍道:“这仗打完,就寻一个内宅管事的。”

    连连摇头,张虎神情带一丝抑郁:“多谢侯爷美意,末将要随侯爷立下功业,不立业,不成家。”

    “这话不对,功业随时可立,也是个说不准的东西正所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何必那么苛责自己?先成家,内宅有个婆姨管事,也好一门心思投身军旅。”

    作为半个已婚人士,朱弘昭觉得有义务帮助手下军将脱离光棍阶层。

    他手下的军将都有些傲气,不喜欢迎娶小家小户,都想着建功立业后娶一个大户名门女子为正妻。

    他们都是彻彻底底的草根阶层,想要在将来站稳,除了有一个好靠山外,一个出身名门的女子也很重要。而且大户人家的女子品德才学真是好的没得说,再不济也能管教好下一代。

    当然了,这是很有难度的事情,这帮军将喝酒的时候都是拿此来激励自己的。

    李成栋半抢来的媳妇赵氏虽然是教坊司出来的,可赵氏也是世代官宦人家,父亲更曾是辽镇的官员。本人模样、教养、性情都是上佳,有李成栋这个榜样,其他人自然也不好娶个出身差的女子,反正不能让李成栋比下去。

    张虎正要说些什么,远处空阔寂静的原野传来急促马蹄声,便扭身抱拳:“侯爷稍待,末将去看看。”

    朱弘昭感觉讨了个没趣,转身回了大帐,坐在主位上裹着披风看着跳跃的烛火,静静发呆。他不喜欢自己手下的军将迎娶大户人家女子,因为他觉得这会让手下将领变得不纯粹。

    而他手下的将领们,一个个都是年轻人,年轻有为。他们想要证明自己的成功,要么是官职,要么是通过女人。一帮草根阶级出身的将领,他日回乡对族人炫耀,除了官职,一个官宦世家,姿色才情上佳的女子也是长脸面的事情。

    对于他们追求大户人家女子的想法,朱弘昭不喜欢倒也不排斥,人要有理想,否则和咸鱼腐尸有啥区别?只是这帮人忘记了,即使他们官职再高,他们的身份依旧是朱弘昭的家将,更是死契家奴。

    大户人家最重名望,他们会把一个精心培养的女儿送给朱弘昭的家奴为妻?

    想着,朱弘昭嘴角翘起,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或许现在不可能,若到了崇祯时期,不愿意也由不得他们做主。

    睡意渐渐袭上心头,张虎步履轻快,领着朱炳南直入中军营垒,通报后才把朱炳南这个外人带进去。

    中军营垒的宿卫认识朱炳南这张脸,但朱炳南不是乐安卫所军体系内的,想要直入中军营垒见到朱弘昭,那是做梦。

    朱炳南送上赵彦的求援信,朱弘昭摸着下巴看着这封言辞恳切仿佛哭求的信,疑惑道:“香贼竟有此势大?”

    “徐逆擅于收买人心,其部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未犯,甚能蛊惑无知百姓。而徐逆于兖州经营十余年,根基稳固这才能如此势大。”

    朱炳南说的片面,很多百姓日子过的不是很好,也是一个原因。

    不管说什么,朱弘昭原本还想休整一日,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现在可以说山东巡抚赵彦的引蛇出洞之计成功了一半,失败了一半。

    成功在于早早逼迫闻香教作乱,使得闻香教没有做好完整的准备和动员。否则闻香教若按计划起事,就不会单单在兖州府一地作乱,而是整个山东乱成一团、河南、南北直隶都会被波及大大乱。

    至于失败,则是因为他赵彦错误的估计了闻香教的影响力。使得徐鸿儒一叛乱,就脱离了他的掌控。而且朱弘昭更是带着大同精兵在乐安忙着平叛捞钱,错失了最佳的平叛时机。

    而此时此刻,山东都司杨国栋、游击将军张榜、监军徐从治统率的七千大军的营地遭到徐鸿儒所部主力袭击,而于宏志部与侯武部先后率部加入战场。

    三方夹击,留了一条路给困守的官军逃命,官军军心本就因为敌我兵力悬殊而不稳,遭到袭击更是险些崩溃。当红巾叛军三面来攻,直接崩溃。

    七千多人,战死没多少人,就全面溃败了。

    溃败,溃散,败逃。

    营地一片大乱,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徐大人,军心散了,这仗打不成!”杨国栋的头盔不见了,劈头撒发握着一把沥血长刀。他亲自督战斩杀溃兵,可毫无收效,就连他,面对三四万的敌军强袭,也是意志动摇。

    “杨国栋,本官令你返身再战!”

    徐从治握着一把剑,指着南面嘶声道:“我军是邹县仅有的援军,若是败了,邹县士民外无援军,叛军又能全力进攻。告诉本官,邹县能守多久!”

    “徐大人,可俺们的援军又在哪里!”杨国栋上前一步,单膝跪地指着营外密密麻麻的火把哭诉道:“叛军高达四万余人,弟兄们承平已久,久疏战阵,突逢强袭根本无力抵挡。若有援军,俺们还能拼上一回,可俺们没有啊!”

    “援军……咱确实没有援军,可你以为咱能逃走多少?返身决死一战,才有一线生机。若败逃,叛军从后掩杀,这七千人能健全几人?”

    徐从治剑指杨国栋,目光南望,那里就是邹县,拼凑乡勇两千余人困守孤城的邹县。邹县若破,孟府必遭兵火。而兹阳、曲阜也就失去了南面唯一的支撑,彻底暴露在叛军面前。

    “杨将军护着徐大人率弟兄们先退,由末将张榜断后。”游击将军张榜手里拖着一杆长矛,浑身浴血来到中军单膝跪地:“徐大人,儿郎们无力再战,若强逼则会引发哗变。此时我部为邹县唯一后援,当保存实力牵制叛军,使得叛军不能全力攻打邹县。再者,若由士卒失去约束逃散,战后必然潜逃不归。不若由徐大人与杨将军带着他们撤离,不易离散,战后也好收容与贼军复战。”

    他说的有道理,徐从治也知事不可为,可他不忍心就这么败逃。杨国栋哪会管徐从治,乘他分神之际上前夺了徐从治佩剑,交由家丁强拥着徐从治撤离。徐从治是个硬脾气,大声呼喊卫队捉拿杨国栋。

    他的卫队也不想白白死在这里,互看一眼,无人响应徐从治。

    “张将军,营中物资不可遗留给贼军。将军择机纵火,借大火掩护撤离。”杨国栋临走吩咐,张榜苦笑应下。

    他们这七千人是来平叛的,顺带还要整编部队,所以带的物资格外多。光虎蹲炮就有二十门,新造的大炮也有八门,除了这些还有铠甲武器,以及预留攻城所用的器械。

    张榜有心纵火,可他知道,他一旦纵火,自己绝对逃不走。营中物资很多,叛军攻进来只会分心保护器械。若是烧了这些物资,叛军将领必然会死追着官军报复,可能到时候谁都逃不走。

    没了援军牵制,邹县根本守不住。若把攻城等器械留下,邹县还是守不住。同样的,烧了器械物资他很难逃回去,不烧倒是能逃回去,可将这批物资落于贼手,追究责任时他张榜还是一个死字。

    邹县不是普通的县城,里面有孟府。若是贼军拿他遗留的器械攻破城池,满朝官员不仅没人会保他。一个两个都会争着杀他整肃军纪,让他成为邹县失陷的替罪羊。

    三五日内没有援军,邹县会破。可他张榜,今夜断无生机。

    过了今夜,邹县丢不丢和他没关系,他只想让军中的弟兄能活着逃回去。

    所以,张榜没放火,也没逃走,也没有投降,他战死了。

    杨国栋一个军令,就把张榜逼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