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小说网 > 大明宗室 > 第103章 侯爷的大手笔

第103章 侯爷的大手笔

设计小说网 www.shexs.com,最快更新大明宗室 !

    徐鸿儒所部红巾叛军攻破郓城后,入城之后,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并向百姓痛诉明朝统治者的罪恶,宣传白莲教教义。

    四方信众、百姓纷纷来归,红巾叛军很快发展到数万人,威震曹、濮二州。之后,红巾叛军挥师东进,渡过运河,直逼邹县、峄县。这一带北邻济宁,南接徐州,是运河漕运的重要地段,对明朝统治至关重要。

    漕运的重要性,就相当于朝廷的大动脉。一旦被叛军截断,哪怕断上一月,京中就会物价飞涨,民心不稳。

    山东巡抚赵彦曾是兵部侍郎,不是一般的平庸官员。令都司杨国栋救援邹县、峄县,徐从治从行监军。

    峄县即后世枣庄,由红巾叛军侯武率别部五千人攻打,攻下峄县为主力屏障,红巾叛军主力则由徐鸿儒率领攻打邹县。

    邹县一破,主力就能向北攻兖州府府城兹阳,从郓城的后继部队可以从西北方配合红巾主力夹击兹阳。顺带着,也可以将兹阳旁的曲阜一起攻破,更能引起轰动。

    曲阜是啥地方,圣人苗裔孔氏的地盘,一旦被破,在文人士子之中引发的震动仅次于京师失陷。

    而赵彦身份又有些特殊,他娘是孔家的,他是孔府外孙。对保护曲阜可以说是竭尽全力,要保护曲阜,首要在保住邹县,避免兹阳、曲阜处于被夹击状态。

    即使军队还没有做好准备,赵彦就催促着杨国栋率军救援邹县。再说邹县是亚圣孟子苗裔的地方,这里失陷,大家面子上都不好过。

    兖州明军各种动员,但承平已久一遭战乱各方皆乱,根本组织不出像样的队伍,各县自保都难,哪有余力支持赵彦?

    哪里都有头裹红巾的叛军,知县们能守住自己的地盘就不错了。

    赵彦忙的四脚朝天,各处求援。他可以确定,一旦曲阜被破,孔府被屠戮还是全府投入叛军阵营,他最后都没好果子吃。

    作为孔府的外孙,他很了解孔家是个啥德行。一旦叛军势大,孔府弄不好真的会被迫投注,到时候必然士林震动,朝廷威望大损。

    登莱两镇的援兵还在路上,他就急着向朱弘昭求援。红巾叛军一方而起,八面响应真的出乎赵彦的预料。

    五月十八,峄县被破,红巾叛军侯武部实力猛增,又分别四处攻打扩大地盘人马。进攻东边费县时受阻,隐居在家的杨肇基率儿子杨御萌、杨御藩以及沂州卫各将家丁一千余,卫所军两千支援费县,堵住了侯武部东扩势态。

    叛军要的就是速攻,乘各方反应不及之前扩大地盘人马。一旦让朝廷反应过来,他们占据的地盘小,掰腕子根本比不过朝廷的粗毛大腿。

    另一头红巾叛军主力猛攻邹县,孟府发动士绅组织乡勇支援邹县。这时候的红巾叛军成军时间短,不擅攻城,就连器械都不齐整,靠竹梯想蚁附攻城,根本就是做梦。

    邹县一时未破,徐鸿儒又分兵配合侯武部北上部队将滕县攻破,实力又增高达三万,回头再攻邹县。

    蚁附攻城,只要人手足够,也能将守军消耗殆尽。

    五月二十,前来支援的都司杨国栋率七千兵见贼势大,不敢动手,徐从治这个监军拿杨国栋没办法。只能写信给赵彦,请赵彦催促朱弘昭以及班军、广东赴辽军支援邹县。

    此时的朱弘昭,做梦都会笑醒。

    按着秦朗的毒计,他收买孙恩等三百余人,裹胁孙维从贼,一举将孙家推入叛军阵营,彻底将乐安最大的士绅头子搞的没了脾气。

    又让张虎带了二百人混入红巾叛军,让插翅虎赵彪做靶子。又用朱炳南引导赵彪四处劫掠,将乐安士绅搜刮一空,前后搜刮金银价值六十二万两,米粮七万石有余,布匹绸缎三千余匹,盐二百三十余引。

    林林总总加起来将近值钱近百万两,真正的一波肥。

    如果老老实实和乐安士绅收税,每年也就多个两三万两,这钱收的也不痛快,还麻烦不断。所以朱弘昭大胆采用了秦朗的毒计,要一举将乐安士绅打垮,还不给他们乱嚷嚷的机会。

    不仅如此,还来了一招釜底抽薪,一举将乐安士绅的脊梁骨抽了个干净。替死鬼赵彪带人劫掠士绅,地契什么的都被烧掉了。

    而县衙的档案也被叛军一把火烧了个干净,乐安士绅现在根本没有证据能表明地是他们的地,他们的土地,现在是无主的公田!

    每家都有混不下去的子弟从贼,要么就是叛军刀架在脖子上不得不从贼。这就是乐安士绅最大的软肋,朱弘昭只是将他们拘禁起来,并没有动手杀害,已经是难得的仁慈。

    毕竟现在杀了他们,那也是杀贼。不是朱弘昭仁慈,而是一旦杀了,虽然一次解决了乐安士绅这群麻烦,但会招惹更多的麻烦。谁都有个亲戚朋友,他一时杀的痛快,但结下的敌人却是数之不尽,而是暗处的敌人,想预防都没法子。

    侯府,因为这个问题发生了争吵。秦朗这个落魄乐安士绅子弟主张将这一帮人斩尽杀绝以绝后患,反倒是朱弘昭的一干家将认为不能杀,杀了难免会有杀人灭口的嫌疑。

    李墨轩这个前锦衣卫千户,现任的侯府仪卫司长官一旁默默听着,并不表态。在他看来杀不杀都是小事,这事在聪明人眼里痕迹太重,怎么抹都是抹不平的。

    青州府也有红巾叛军,却没有哪一县被攻破的消息。反倒是乐安,有朱弘昭三千精锐坐镇,反倒让红巾叛军攻破了城池,还四处劫掠,士绅人家十户有九户从贼,说其中没有阴谋,鬼都不信。

    “当今天子是仁厚之君,杀了不妥,会遭天子厌恨。”

    李墨轩打了个哈切,懒洋洋说出这段话点醒了朱弘昭。他能有现在一切,都是天启皇帝看重,若让皇帝产生了不好的想法,他的这一切,转眼就会变成昨日黄花。

    看得出来,秦朗和乐安士绅有解不开的仇恨。朱弘昭也不想杀太多士绅以免脏了手,沉吟道:“承嗣,你负责清查从贼士绅,其中罪恶深重、主动从贼的一概斩首。余者等候天子处断,若有愿投军为国报效者,免除罪责,发还宅院,但家丁、土地一律充公。”

    秦朗微笑拱手问:“各户有作坊,如磨坊、织造坊,不知算宅院还是算作贼赃资产。”

    “只发还宅院以供其居。”

    这有啥不好意思的,栽赃了就该将乐安士绅一棍打死。土地是士绅的脊梁骨,那各种作坊、店铺就是他们造血的骨髓,必须一起清理干净。

    朱弘昭也有顾虑,追述道:“务必核查清楚,无辜商民的资产不可贪婪下手。做这事时拉着赵知县,免得他人诽谤本侯独断专行。”

    打发了摩拳擦掌的秦朗,留下一干军将。

    王敦盛硬着头皮禀告:“侯爷,我军前后收拢作乱香贼丁壮四千三百五十七人,妇孺万两千余人,该如何处置?”

    严格意义上来说王敦盛并不是朱弘昭的铁杆,他只是想来山东跟着朱弘昭混混,好积累一些政绩。可没想到竟然卷进朱弘昭设置的阴谋中,他有些埋怨朱弘昭,这事朱弘昭完全可以隔着他,偏偏把他拉了进来,彻底断了他后路。

    他真的没有退路,连锦衣卫千户都在这里面打转转,说不好背后就与天子的一份。如果他揭穿了这个阴谋,可能会死的不明不白。

    端坐主位,朱弘昭准备把这事交给手下人来解决:“大家说说,这些人该怎么处理?”

    高杰、孙河等人相互看一眼,却是刘良佐起身道:“依末将愚见,此时正是用兵之际,可则其丁壮两千编入军中为杂役,若大军有损,可择其中勇悍者补充。其余老幼妇孺,可编入黄册为乐安军户。”

    其他几人也都是这种想法,他们满脑子都是军屯练兵或者打仗操练,这种事情交给他们考虑,自然是以扩充手下军队为主。如果可以,这帮人巴不得把天下民户都改成军户。

    就知道是这个答案,朱弘昭笑呵呵询问:“那这事就交给明辅来办,明辅有没有把握完成?”

    刘良佐脸色一垮,弱弱道:“掌印王千户跟随孙公,精通抚民军屯。末将觉得还是王千户能胜任,末将……末将……”

    红巾叛军是个什么德行?这帮人眼中,简直就是插标卖首会走动的军功,谁都想跟着去平叛立功。现在刘良佐一听自己要留在老巢搞军屯,只想抽自己一个耳光,真是吃饱撑的干嘛多嘴。

    “明辅兄弟何必谦虚,咱为侯爷效力多是提刀杀人的,没几个能坐镇后方。快拜谢侯爷,兄弟我若有明辅兄弟这才干,也不想上前线和贼人拼命。”

    高杰说着,给了刘良佐一个眼色,笑嘻嘻对朱弘昭抱拳道:“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侯爷战后也不会忘了刘千户苦劳吧?”

    “还是你心眼多,这事就交给明辅来做,明日整军,后日发兵。散会,李大人留步。”

    朱弘昭起身,众将抱拳一礼,刘良佐还是想不通透,闷闷不乐神情不快。也跟着抱拳,脸色臭臭。

    门外,担任朱弘昭亲卫的刘良臣正要询问,刘良佐没好气瞪一眼弟弟,孙河等人就在身边,不能表现的太小家子气,整理一下刘良臣铠甲,正色道:“后日大军出征,上了战场别丢人,如果你敢畏战不进,侯爷留你性命,你家兄长我却心狠,留你不得!”

    刘良臣白白受了呵斥,不服气嘟着嘴,看向高杰,高杰和李成栋只是笑笑,拍了拍刘良臣矮小肩膀走了。

    近百万两的黑金,朱弘昭一个人是吞不下去。他有两个选择,花十万两收买李墨轩,自己拿大头。另一个选择就是大头给天启皇帝,自己拿小头,再给李墨轩、魏忠贤分润一些。

    沉思一夜,他可不想抱着这么多银子当宅男吃货。一旦恼了天启皇帝,封赏他一个王爵,他现在的一切可都就没了。

    银子只要够用就好,他这样安慰自己,很不舍的批出七十万两现银。

    “侯爷好大的手笔!”

    李墨轩一听朱弘昭的分赃计划,当即倒吸一口凉气,重新审视朱弘昭,低声问:“侯爷不要金银,那侯爷想要什么?”

    冷哼一声,朱弘昭没好气说:“你说本侯想要什么?反正本侯不想要什么,你是心知肚明的。”

    李墨轩讪讪一笑,没有回答,握着朱弘昭的批条笑吟吟道:“六十万两进献给天子,亲王爵位都能买一个。侯爷既然不想要,为何还要献这么多银子?”

    “这钱烫手,你亲自送这笔金银去京城,本侯调拨五百人马与你。”朱弘昭说着,取出一半虎符以及调兵文书交给李墨轩。

    “若天子询问,下官又该如何回答?”

    李墨轩问的笼统,朱弘昭回答的也笼统:“凭良心。”

    朱弘昭不喜欢和李墨轩玩这种猜谜的对话,可李墨轩喜欢玩,他又不得不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