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小说网 > 贝思福考察记 > 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

设计小说网 www.shexs.com,最快更新贝思福考察记 !

    康有为

    1898年9月30日,我到达香港。这时,新党领袖康有为乘坐p.&o.公司的轮船,由英国战舰护送,也刚刚到达香港。

    在中国开放的可能性,以及随之而来的商贸发展,我想听听新党领袖的看法,所以,我邀请康有为先生来拜访我。政府悬赏10000元抓捕康有为,所以,他在警察的保护下来与我见面。这次会面,我们谈了很长时间。他告诉我:新党的主要目的是引进西方理念;如果中国自己不进行改革,适应现代社会,那么她一定会走向分裂,并且被孤立于世界之外;新党人员充满爱国热忱,旨在维护中国的完整和支持朝政,但是,除非中国看到适应西方理念的紧迫性,否则,新党的这两个目的就不可能实现。他说,当今皇上与新党一样,充满爱国热忱。他说,新党人曾经恳请皇上聘请英国人,来帮助实施革新政策;如果再不改革,中国就彻底无望了。

    我问康有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为什么比较重视英国?他答道:相比于其他列强,中国对英国了解得比较多,中英贸易规模也比较大,因此,帮助中国对英国有利;另外,英国是真正的生意人,中国人信任她;虽然过去中英两国之间有过战争,但是,英国在战争期间和战胜以后,都表现出一种君子风度,没有令人不齿的行为。

    我向康有为询问现在新党的状况。他说,新党被彻底镇压,但是还有生机,不久将会重新兴起。

    中国现在必须进行改革,否则将会走向破裂。然而,不知道爱国的新党人的革新,是否来得及,这就是中国的危险所在。

    我问康有为,9月28日,哪几位新党人被公开处决。他说,政府处决了六名新党人,他自己的弟弟也在其中;六个人都是谦谦君子,家庭出身好,受过良好教育,个人修养也好。康有为本人就是中国的一位知名学者。他说,在东方的变革中,流血牺牲在所难免;如果中国没有破裂,后人将对这些爱国英雄致以敬意,因为他们为中国的改革牺牲了生命。

    我问康有为,如果新党能够主政,他们是否会开放中国,参与世界贸易。他说,肯定会这样做;因为这样可以使中国更加富裕,也能增强国力,维护中国的完整。

    他递给我一张很长的名单。单子上列的都是爱国人士,他们都支持改革。我问他:是否能跟我解释一下,为何有这么多的社会精英支持改革。因为,英国人一般都认为,希望改革社会的中国人,非常少,且散在各地。他答道:这些人都受过教育,知道中国的问题出在哪儿;他们都确信,有着4000年历史的中国,如果不进行改革,必将支离破碎。

    我提醒康有为,中国有430000000口人,并问他能否告诉我,有多少中国人支持改革。他回答说:他目前没有考虑这些,因为民众不懂改革。但是那些支持改革的有识之士,正在向民众宣传————如果他们提倡的改革办法能够施行,那么,国家会更富裕,税收也会公平。我问他:会不会发生暴乱。他说:现在没考虑。新党的领导人,现在不是被杀,就是被罢免官职,改革之路被阻断了。但是,只有改革才能救中国的理念,肯定会得到支持,改革的力量不久将会重新兴起。

    除改革以外,我们还谈论了许多话题。由于它们都是纯粹的政治问题,和商贸无关,这份报告里就不记录了。

    康有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忠君爱国,大公无私。他的努力毋庸置疑,不过让我感到遗憾的是,他的改革没有章法,做事太急躁,结果适得其反。他们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就开始推行改革,当然会失败。从理论上讲,他们的改革利国利民;可在实际操作层面,由于缺少合理的组织方法,得力的行政团队,他们的政策就产生不了影响。我向康有为指出:那些陈规旧俗,支配了中国社会几千年;你们想在几个月内,靠政府的几条临时法令,不可能彻底改革了它们。康有为也承认这种实际情况。

    中国买办,隶属于大的商行。每当遇到他们,我都会征询他们对革新运动的看法。他们受过最好的教育,是中国人中的佼佼者,不仅熟悉中国国情,也熟悉西方的文化思想和历史。他们当中几位,曾直言不讳地说,中国必须改革;他们都认为,这次革新运动进行得太匆忙,也缺少人事组织保障。

    1898年12月25日,我第二次到香港考察。

    我离开香港之前,香港商会主席格瑞先生召集会员开了一次会。这次会议很重要,英国联合商会可能会对会议发言概要感兴趣。会员们希望,我能向联合商会转达他们的谢意,感谢联合商会,派代表来中国考察英国商贸。他们说,就中国现在的局势来说,这样的考察,对英国的利益来说,非常必要。他们认为,每一位对中国贸易感兴趣者都应该认识到,门户开放是最基本的原则,没有这条原则,就没有贸易。他们指出,尽管领事和商会都很努力,但是,中国却无视中英之间的条约,各省都有苛税;受这种繁重税收影响,贸易也不会有所发展。他们希望我能向联合商会提出要求,利用联合商会的影响力,把《天津条约》中的贸易协议,完全落到实处。

    1899年3月,我回到英国以后,在香港的中国商人,寄来了一封信。我把它抄录在报告中,以说明中国人的看法:

    致贝思福先生:

    请允许我们给您去信,谈谈我们对中国问题的看法。为了完满地解决中国政治和经济问题,你不辞劳累,积极努力,到远东地区考察。在此期间,您抽出时间,不怕麻烦,亲自考察各地,收集有用的信息。您在香港暂住时,我们应该把商人和居民的领导,召集起来与您交流。但是,我们没有这样做,其中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您在香港的时间有限,且忙于处理与英国相关的、重要的公共和社会问题。另一原因更为重要:当前中国处在一个紧要时刻,我们不敢冒险去寻求您的特别关注,以及英国政府和议会的特别关注。

    上述说法,道出了这些中国人做事畏缩,行事令人费解的原因。然而,这些中国人已经被赋予权利,正在变成世界上最富强、最荣耀的国家的公民。而这种担心,妨碍了他们和英国官员一起,处理中英之间的问题。这不是别的问题,而是由他们对清政府官员的畏惧,英国政府保护公民的职责完全缺失所致。至今为止,这个问题一直阻碍了英国的中国移民或华裔,在处理中英两国的政治和经济关系方面,公开地表示他们的兴趣和积极参与。出于某种原因,英国在中国的代表————领事官们,固执地拒绝承认和保护那些源自中国的英国公民。碰巧他们在中国界内,或者为了经济和社交而离开英国,他们返回时,会遇到“温柔仁慈”的中国官员,就给了这些官员一个绝好的机会,敲诈他们或报宿怨。

    我们难以理解某些英国官员的办法。其他欧洲国家,像法国、德国、俄国、葡萄牙和美国,甚至日本,这些国家的领事与英国相反,他们都想尽一切办法为通商口岸或中国内地的华裔公民提供保护。然而,国内所有的英国领事,如果可能,都会制定一些规则,把保护英籍华人这事变得异常困难。例如,他们会制定令人讨厌的、不切实际的规则,然后,不看实际情况强制施行。如果不是全部,也是大多数领事,他们用这些方法,剥夺了华裔公民的受保护权。

    例如,我们会遇到到独特的着装与仪表规则。在这里,一位华裔必须剪掉辫子,换掉传统服装才能得到保护。这些规则对中国人的影响,阁下可以去想象一下。我们还想说一点,在中国的其他国家,没有一个认为,把这些原则强加到她的公民身上,是一种公平或明智的做法。英国领事官员们采取这样的方法,是担心国家间的问题会复杂化。但是至今为止,除与基督教会相关的许多问题以外,我们不担心会发生任何严重的冲突。另一方面,如果英国把保护范围,延展到英化了的中国人,可能会引起一些小问题,但是,这难道比英国的威望和影响重要?此后,当您得知其他地方的华裔公民,宁愿选择沉默而不参与有益的争论;会有保留地参与行动,处事狡猾,而不是像男人般决断;会有模棱两可的支持行为,而不是忠诚的合作,阁下将不会感到惊讶。

    尽管这样,阁下重要的远东之行,以及最近公开发表的言论,引起了一般中国人,特别是那些居住在开放口岸,或者英属领地的人们的普遍关注和兴趣。门户开放政策,经过您灵活地阐释和宣传,受到他们热忱的赞成和支持。

    在我们看来,这个简单且有效的政策,将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当国家得到一块新的领地,获得新的势力范围时,许多人把它当作是国家的荣耀,却完全忽视了这些收获之中,可能包含着危险和害处。然而,我们对阁下充满信心,阁下是皇室的使臣,才能卓越,勇气可嘉,公正无私,一心为公,明辨事理;再者,您还有丰富的个人阅历和对世事的观察。我们相信,大量的英国公众和主要的政治家们将乐意聆听阁下明智的建议。尽管有人会质疑门户开放政策,但是,在您的宣扬下,肯定会取得成功。

    我们认为,像美国、德国和日本这些国家,他们的利益和英国的利益一致,也会积极支持门户开放政策。另外,他们也不会希望从一个分裂的中国,贸易受限制的中国,得到实质性的利益。我们还确信,中国人还将充分感激门户开放政策所带来的种种好处,并且会尽力维护这项政策。中国人不会不明白,国家的完整和生存,取决于对门户开放政策的遵守。中国的商业和工业的发展,自然资源的开发,同样需要最强大、最自由的国家的支持。此外,中国人在贸易方面,既有天赋也有兴趣,自然就喜欢随时和英国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商业国家做生意。除此之外,英国的法律和宪法公平而自由,英国对她领地上的居民和商人,都一视同仁,予以完善的保护(一个例外情况,我们前面已提到过),这使英国成为中国人最喜欢的国家。所以,无论如何,英国应该给我们一个明确的指示————她将施行阁下所推荐的门户开放政策,而且,中国人也会支持和遵守这个政策。

    但是,对于这项政策,中国能提供什么支持?中国的遵守有什么价值?我们承认,几乎没有。就像人们说的那样,清政府没有真正的陆军和海军。内部的倾轧和外来的竞争,几乎把中国撕成了碎片。清政府的官员最腐败,最能搞内讧;财政收入严重不足,还背负了过重的外债;暴乱事件层出不穷;国民愚昧无知。我们现在强自忍耐以上列举的这些弊病,以及其他更多的弊病。这些弊端,将使门户开放政策在中国的实施,变成不可能的事;也迫使那些偶然的观察者认为,只有划分势力范围,才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命运问题。然而,这不是我们的想法。阁下在经过认真的考察后,想法与我们一致,我们非常高兴。

    在中国,英国需要的政策是“门户开放”,而不是“势力范围”。中国需要彻底的改革,不能被某一个强国吞并,或者被许多强国一起吞并。很明显,改革迫在眉睫。如果不改革,中国很快不能自治;各国必然会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英国也将别无选择,只能与其他国家一起争夺势力范围。我们很清楚,没有外来的帮助和压力,中国无法自我革新。理由很明显————处于统治地位的高官,是既得利益者,他们不希望改革;地位卑贱的穷苦大众希望改革,但是缺少力量。面对这种窘况,我们大胆设想:英国在中国有巨大的利益,深受中国人尊敬和信任,她应该自告奋勇提供帮助,并对中国政府施加压力。我们知道,反对者会认为这项任务太艰巨,英国不能胜任。另一方面,我们认为,英国有资源,也有智慧来做成这件事,当回想起英国在印度和埃及的成功时,我们确信英国在中国会做得更好。

    我们同意阁下的看法,中国为了维护国家完整和“门户开放”,保护广大领域内的财产,必须拥有高效的陆军和警察队伍。但是,我们谦卑地提一句:在获得这些守护力量之前,其他领域的改革应该见成效才行。我们现在还没有忘记,戈登将军统治的常胜军变成了什么,或者郎将军统治的无敌舰队的结局是什么。我们从阁下口中听说过福州兵工厂的那些荒谬事。那是一家在外国人指导下创建的工厂,建成已有多年,耗费了中国政府大量的钱财。阁下也评论过广东和中国其他地方的堡垒和弹药库。阁下也发现,政府为了特定目的而划拨的资金,一经内地官员之手,不幸就变得不够用了;然而,如果使用得当,足够使用。

    这些事实,以及其他类似情况,足以支持我们的观点:相比于有效的军队和警察,中国更需要其他方面的改革。我们可以确定,假如中国明天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一支组织完美的警察队伍,两者的高效状态,维持不了一年。腐败的政府和盗用公款的官员,会耗干任何一支或者两支队伍的资源。历史将会重演。我们知道,尽管土耳其政府和中国一样糟糕,或者没有中国的情况糟,但她拥有一支优秀的陆军,一支还算合格的海军,所以能维持到今天;如果我们希望维持中国的完整,那么就必须拥有一支训练优良的军队。但是,在我们看来,为了给真正有用的陆军、海军和警察奠定一个恒久的基础,一些事情必须做在前面。如果我们要在中国进行改革,那么就要做一个彻底的改革。让我们从最根本的情况谈起。看到中国现在的状况,已经和土耳其一样糟糕,我们确实应该感到难过。甚至拥有陆军和海军,中国也将一直是远东的东亚病夫;是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是频繁的国际争端或战争爆发的原因。中国将会变成一个血腥的屠场,许多最令人厌恶和腐败的政府的集中地。实际上,在文明世界的人看来,中国实际上可以说是一处正在腐烂的脓疮。

    我们认为,在改革事项中,有两项最紧迫,政府应首先考虑:第一,建立一个薪金制度,给官员提供足够的薪金;第二,彻底改革国家的财政税收体制。我们还认为,如果中国政府没有能力,或者不愿意实施这些绝对必要的改革,那么,英国政府要么自己亲为,要么联合其他列强,给中国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并且,如果有必要,则给北京政府施加压力。

    我们非常了解中国人和中国政府的本性和做事方法。我们可以向阁下保证,中国的改革不可能进行下去。上述两项特别的改革肯定会失败;现在的状况肯定不会改善;门户开放政策也不会得到支持。我们知道,维护中国的完整,在中国自由地经营商贸,没有限制性和保护性的关税,所有外来国家可以利益均沾,这些都离不开门户开放政策。

    阁下,请允许我们就中国官员那可怜的工资,及其导致的恶果,讲一些实际情况。我们都知道,中国首都的一个高级官员,相当于内阁部长级别,一年的标准工资,超不过50英镑。不过,除此之外他还有补贴,每年的工资能达到200或250英镑。他要依靠这些微薄的收入,维持自己、家庭、随从、雇员、文书,师爷等人的开支,此外还要支付招待客人和同僚的开支。实际上,他要满足这些花费,需要十倍到二十倍的工资。各省总督的工资相对多点儿。总督每年的工资约100英镑,补贴约900到1200英镑多。但是很不幸,他必须支付衙门的所有开支,其中包括一些固定的开支,比如他的师爷、文书、副官、保镖和一般随从的伙食和薪水。除此之外,他必须招待大量的客人,给许多京城高官送礼;还需要维持他的官员身份,为许多家人和亲戚提供帮助。事实上,这些花费,每年至少需要10000或15000英镑。一位陆军将军,一位海军司令,他们的工资每年超不过400英镑,他们还需要为自己的随身侍从发薪水。这些高官以下的中国官员,薪水欠缺的程度与高官一样。一个底层官员的薪水,好不过香港一个报酬优厚的苦力的工资。士兵和海军,他们的月薪是4到10先令,还经常被上级克扣和勒索。

    阁下,上述总结表明,这些入不敷出的高官和小吏,对改革不会有任何帮助,而是会寻求有规律的贪腐体系,从而,他们在官场上的奋斗,与荣誉和忠诚也不相关。那些比较幸运和无所顾忌的官员,积累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财富,然而,如果存在一些官员,有一点良知和能力,且品行正直,他们的从政经历也不会太长。从此可以看出:为什么为特定项目划拨的充足资金,到最后变得不够用了;或者为什么花了足够的资金,最后的结果却不如人意;或者为什么为现代工厂购买的高级装备,最后变成了质量低劣的老古董。

    总之,阁下去问任何一个独立的中国人,他将告诉你同样的故事。也就是说,一笔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就像大家熟知的音阶一样,逐级地从财政部分到它的目的地,就逐渐变少了,而且变得特别少。中国盛行这样的体制,还期盼什么改革?所有当权的官员,自然会反对任何改革措施,因为这些改革会夺走他们的非法权力,而这些非法权力,是他们获利的保证。怎么能期望中国官场中会少了朋友的行贿和对手的敲诈?怎能期望国家的财政能有真正的收益,追回每年装入个人腰包的那十分之七?当划拨给陆军和海军的资金,不断被贪污、挪用,怎能希望中国会有一支训练优良的陆军,一支令人满意的海军?国家要做一些公共建设,比如特别的兵工厂、码头和河堤,但是用于这些项目的资金,同样会被贪污挪用,国家怎能完成这些公共工程?中国有落地税、抽厘等多种形式的厘金税。当大多数官员把这些税收看作一种资源,用来补贴自己微薄的工资时,中国怎能满意地解决她的税收问题?最后,当中国的每一位官员,都醉心于从公共资金和财政中捞钱,损害国家和贫苦大众的利益,用上述种种欺骗手段为自己牟利时,就别指望国家能修建铁路、开发矿产、促进工业和制造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普遍地开发自然资源。

    改革中国现在糟糕的官僚体制,那些有能力且有忠心的人,才有可能为国尽心尽力,担任各种职务。然后,国家成功改变公共服务的愿望就容易实现。现在,无论是公民和军人,还是各级官员,都是以金钱为上。以我们浅见,英国这种受人尊敬、真诚和简明的政策,不适合现在的形势,对无所顾忌的对手反而是一种帮助。此外,在这个特别领域内的改革,会得到中国人广泛的赞同和支持。我们再大胆地设想一下,中国官员自己也会赞同和支持这项改革,因为大多数官员还具有正直感。随着这项改革的进行,下一步该怎么做,就很清楚了。所有来自官员及其下属的反对,会因为工资的提高而消失,那么,对中国的财税进行整顿,就比较容易了。

    中国的财税系统糟糕透顶,声名狼藉。官员征收来的所有税款,进入国库的只有十分之三。对中国的财政状况进行详细分析,无疑要占用太多时间和篇幅,因此,我们向阁下推荐一本小册子————《中国的财政》。这本书的作者是贾米森总领事,在1897年他将该书呈交给了英国议会。与其说贾米森先生如实地记录了中国官员征收的税款总额,不如说他低估了这个总数。看看他的书,阁下将会明白,中国的实际税收,至少是现在税收的三到四倍。中国官员这种严重的贪污,与对税收资源层层“转租”的恶习一起,使中国的财税体系成了一个巨大的障碍,阻碍了国际商业的改善、地方贸易和工业发展的提升,以及所有自然资源的开发。如果不首先改革中国的财政体系,那么,任何改善和促进中国发展的尝试都没有用。如果英国政府稍施压力,说服中国,按照总海关那样,建立一个有能力的部门,来征收各种税收,这样将会拯救中国,使她免于破裂。

    照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多多少少还有其他一些改革,势在必行。比如,训练高效的陆军、海军和警察;创办科技学校;安排有能力和受过适当教育的人,到需要专业技能的部门任职;取消内地所有的水路和城镇的贸易禁令;提高铁路的运行速度,提升铁路经济效益;开发矿藏等。关于这些改革,我们就不再麻烦阁下提出建议了。但是,能就中国政治和经济弊端的根本原因,向阁下请教,我们已非常满意。

    总之,我们要强烈地敦促阁下,并通过您敦促伟大的英国公众,在中国做出快速果断行动的时候到了。前面讲过,我们都知道,对中英两国来说,门户开放是最好的政策。不过,尽管这个政策非常好,还需要人们仔细地运用它,勇敢地实施它。在实施这个政策的同时,或者在此之前,必须整顿中国的财政体系。英国政府,要么亲力亲为,要么联合其他国家,要下定决心促使中国政府,把征税业务托付给像海关总署那样的征税机构;在做这件事之前或同时,要保证中国的各级官员,能得到与他们职位相称的、充足的薪水和津贴。在进行改革时,英国政府应该帮助中国官员,维持国内秩序。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进行其他所有改革。

    在结束这封信之前,我们呈给阁下一个重要的问题,尽管有人不这样看。我们考虑的是:对扩大英国在中国的利益和影响、促进英国贸易在整个中国的发展来说,什么方法最有效。

    我们认为,对英国政府来说,有一股现成的、强大的力量,还没有被利用起来。要么是英国有意忽视了它,要么可能从来没有想到过它,那种力量就是————中国人卓越的商业智慧。给那些华裔一个合适的组织体系,并多多鼓励他们,在商业上,他们就能成为英国一支有力的臂膀;尽管会受到竞争,也会受到敌对体制的危害,他们也能在中国维持骄傲的地位。以我们浅见,可以把华裔派到内地,占据所有可以占据的贸易资源,也可以作为经济侦探,或者作为不同商会之间相互交流的活的通道。经过较好的组织和指导,让他们去调查商会的情况,如果有必要,就进一步渗透到他们内部,或者任何特别的领域。这些聪慧的华裔商人,肯定会把事情做好,帮助维护英国的商业霸主地位。这里有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无论是来自英国、德国、法国,还是来自日本的货物,它们都要经中国人之手,才能进入中国市场,而这些中国商人对市场的需求非常熟悉,既知道市场需求的数量,也知道人们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他们是外国商人和大量本地消费者的中间人。他们可以去欧洲人受嫌疑的地方;他们可以获得国内人不愿向外国人透露的信息。内地中国人会勉强而慎重地回答外国人的问题,并且往往是含糊其辞,但它们乐意和华裔交流意见,也乐意和着中国服装的人交流意见。

    有华裔的支持和他们的良好信誉做保证,随着厘金关口和令人讨厌的海关章程的取消,再加上超强的运输能力,英国货物就能供给中国市场,这里就会成为英国利益的支流,整个中国就变成了英国的势力范围。由于英国是崇尚自由贸易的国家,这样一来“门户”就开放了。我们希望看到英国在经济和政治上重回巅峰的时刻。

    最后,我们对阁下致以最衷心的感谢;所有开明的中国人,为了个人的利益,感谢您在中国问题上的指教。感谢您对门户开放政策清晰的阐述,以及对其他类似事务的支持。如果能把这些事情维持下去,不仅对英国和其他国家有利,也会给中国带来长久的利益。最后,谢谢您接受了这封信,尽管它不够完美。我们对阁下寄予厚望,知道您有卓越的能力,能够竭力完成政治和经济自由这项事业。

    何启

    韦陀

    香港,1899年1月20日

    大量中国贸易团体,通过这封信,表达了他们对利益的关心,也表达了他们对中国现在和未来状况的看法。信中的许多观点都值得评论,我只选择以下几条:

    信中讲,这些中国人变成了英国公民,身份却不被英国政府承认。这个问题,我会向联合商会呈报,并呼吁他们重视这个问题。如果任由这种事态持续下去,既不能提升英国的声誉,也不能促进英国商贸的发展。为什么华裔不能和其他英属国家的公民一样,享受所有的特权和好处?此事毫无理由。为什么一个中国人,当他希望变成英国公民时,就得比那些穿着他们民族服装的人,多服从一些让他感到羞耻的规则?而数以万计的这些人,却以成为英国公民为骄傲。

    中国商人认为,首先必须进行的改革,是给中国官员支付合理的工资。我担心,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使能做到这一点,敲诈勒索和贪污腐败也不会变少。他们还认为,如果让中国人自己来重组陆军,这支队伍还会变得无能、无效,我完全同意这个观点,但是,如果政府出资,由外国军官来主持这件事,那么浪费和腐败现象就会被节省和高效所取代。没有改革,这些合适的税收体系,较好的管理体系,在腐败严重的中国不会成为现实。但是,除非中国首先采取第一步,放权给那些能提供高效军队和警察的国家,才能实施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