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小说网 > 贝思福考察记 > 第一章

第一章

设计小说网 www.shexs.com,最快更新贝思福考察记 !

    北京(居民约130万人)

    我于1898年10月16日到达北京。在此地,有人说我是一名来自英国政府的特使,这是一种误解。我对在北京的所有大使表达了我的敬意,清楚地表明了我的身份。我向他们讲解了联合商会主席斯坦福给我的证明文书。文书中说,要我就英国商贸将来在中国的发展、整体安全情况,写一份报告。

    在拜访俄国公使帕夫洛夫时,他告诉我:自俄国占领旅顺港以来,几乎所有国家都派官员参观过此港,而英国却没有这样的打算,他感到很遗憾;如果我能抽时间去参观旅顺港,他会很高兴。

    总理衙门

    按照约定,10月20日我参观了总理衙门。衙门人员在门口举行隆重仪式欢迎我的到来,并将我领入大厅,引荐给总理衙门的首领————庆亲王。有人告诉我:衙门的所有成员都参加迎接仪式是平常惯例。在东方礼节中惯有的寒暄之后,我告诉庆亲王:我绝不是一位英国政府代表,而是受英国联合商会委托,来到中国,考察英国贸易利益的境况。

    亲王阁下和总理衙门的其他成员,言谈之间,对英国很友善。他们说:他们知道英国主要的兴趣是贸易;多年来,英中两国一直有互惠的贸易往来。

    我告诉他们:英国国内渴望发展与中国相关的贸易,主要担心资本的安全和既有特权的保证,所以对于未来的发展,很是担忧。

    中英两国,以前签过一些条约,它们能保护和促进商贸。而中国以前却无视这些条约,所以,商人们很担心。

    我对亲王阁下讲:主要的贸易国,有权提出要求保护自己的商贸。然而,除非中国自己能够掌握一个军队和警察组织,用于保护商贸安全,否则,外来国家为了确保商贸安全,势必采取一种被描述为“势力范围”的政策。我进一步指出:最近英国商界,实际上是所有英国人,期望获得以下额外优惠待遇的任意一种:要么是领地权————势力范围;要么是受保护国。商业团体殷切期盼的是,获得贸易自由,以及持续的贸易机会,但并不是自私地仅为英国,而是认为,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和特权,换句话说,就是“门户开放”。

    为了使上述观点更有说服力,我给亲王讲:中国应该保持国家的完整。并补充说:假如中国分裂了,欧洲国家为了保护贸易,势必采取势力范围政策,那么,这些国家会相互恼恨,发生不希望看到的混乱,不过,中国肯定衰落。

    庆亲王说:总理衙门的所有成员,非常感激我的意见。但是,他问我怎样做才能把商贸保护得更好。

    我告诉庆亲王:只有彻底重组中国的军事力量,使它成为一个整体,才能真正有效地保护财产。现在这种由地方军队构成的军事体系,一再显示起不到任何作用。现在,有大量的财产被毁、许多传教士和其他人丢失性命,都是因为缺少一支有效的军事力量。这些生命和财产损失,已经给中国政府带来了巨大的麻烦,政府也被迫做出了巨额赔偿。假如中国政府把这些赔偿额的十分之一用于军事体系,那么,也不会有上述损失。

    另外,我还讲道:假如把投于地方军事的财力,用于重组中国军队,那么,中国不用向百姓增加任何税收,也能组成一支二十到三十万人的军队。

    庆亲王回应道:改变传统的地方军事建制以维持中国社会秩序,现在做不到。我讲道:最近的中国舰队是一个鲜明的例证,可以用来说明地方军队的成效。假如北洋和南洋舰队,统属于政府,归属于一个指挥官或军事体系,那么,日本在最近的海战中,不可能毫不费力而大获全胜;并且,中国现在的政治和经济,也不会这么糟糕。

    亲王和他的下属开始讨论我的观点,我得知,其中一些人完全赞同我的观点。

    然后,我讲道:英国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64%的份额,自然非常关心安全问题。由于中英两国的关系友好,此事可行————为了实现军事重组计划,中国政府向英国政府申请援助,然后,英国政府派一个军官来帮助中国整顿军队。不过需要说明,我在选派军官方面,没有任何权威。只是出于对中国的友好感情,考虑到英国贸易利益,我才提出这个建议,希望能补救现在糟糕的态势。

    我提醒亲王:有一些英国公民也为中国工作,中国政府已见识过他们的诚意和做事的效率。这里我指的是戈登 [1] 和罗伯特·赫德 [2] 先生。戈登帮助清王朝确保王位不失;赫德先生,用他的才华和出色的海关管理能力,为整个中国创造了仅有的、切实可用的资产。

    这里的一些大臣说:尽管实施起来会有困难,但是,他们还是同意我的意见。他们也称赞了戈登和亨特先生。在此,讲一件有意义的事。和一些总督和高官会晤、交谈时,他们经常会问我,是否知道亨特先生对此问题的看法。这种对亨特先生的充分信任,自然使国内同胞感到自豪和满足。

    我进一步讲,如果中国政府认同这个观点,最好能请那些和中国有大量贸易往来的国家,提供一些在职和退役军官,和英国人一起重整中国军队。

    亲王说,他们已经聘请了一些德国军官来训练部分军队;从英国聘请了一位海军将领————郎上校,来重组舰队。他们的工作很出色,中国政府非常满意。

    亲王重复说道:总理衙门认为我的建议非常好。过一段时间,我们可能会再次会面。到那时,他们就有时间仔细考虑我的建议。他说:总理衙门对英国的真实意图感到满意,知道英国不是为了领土,而是为了促进贸易的发展。

    这次会谈持续了三个小时,以东方惯有的礼节结束。

    在10月22日,庆亲王和一些总理衙门人员,到英国领事馆来拜访我,对我大加赞扬。

    庆亲王直接提到先前的会面,并且说:他们已经见过皇帝和皇太后。两位认为我的建议很好,为商贸提供合适的保护,也是为了中国的利益。

    他们告诉我,一个特别敕令在前一天已经发给了张之洞阁下————湖南和湖北总督,命令他从军队中选出2000人,由英国军官训练,作为重整军队的一种尝试。这些军队一半是汉族人,由张之洞总督直接管辖;其余1000人是满族人,由荆州将军祥亨管辖。

    庆亲王说:对这2000人的军队进行训练是一个尝试,如果成功,将会在全国推行。我对亲王说:我绝对没有经过政府授权委任,也不是这件事的负责者,我仅仅是为了贸易而提出这个建议。总理衙门所要采取的任何行动,必须通过合适的途径,也就是说,要通过外交途径来办理。

    庆亲王说:总理衙门打算把他们的想法,立即告诉英国大使唐纳德先生。并且,像给张之洞总督发敕令一样,会电告在伦敦的中国驻英大使罗丰禄。

    庆亲王说:他们将电告张之洞,我很快会到长江地区访问,命令他和我协商这件事。

    我答道,能与张之洞总督会谈,我很高兴,但是这事必须由两国政府协商才能确定下来,我无权干涉。

    会谈以庆亲王的感谢结束,他说:总理衙门把我看作中国的朋友。

    离开北京以来,我和庆亲王一直相互联系,并且收到过他的来信。

    来自英国使馆的福尔德先生,是这两次会谈中的翻译,工作做得非常好。在他的帮助下,使总理衙门认为,我的建议只涉及贸易问题,不具政治色彩。

    由来自英国使馆的人员做翻译,是明智的做法。这是因为,在东方,语言交流不畅一直是产生重大误会的原因;另外,通过这种方法,我和北京官员之间交流的内容,英国公使也能知道。

    荣禄阁下

    在北京期间,我拜访了荣禄阁下。他是中国现在最有权势和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他和我就访问总理衙门一事交换了意见。他说:重组中国军队,由英国和外国的现役和退役军官负责训练,这一建议已被接受,即将施行;一份敕令已经送达张之洞阁下。荣禄阁下最渴望的事情是,我能给他一个详细的实施计划。不过,我向他说明:这一建议只代表个人观点,所有计划细节,需要由两国政府来讨论,而不是通过个人。在他有这样的认识后,我答应做这件事。

    我对荣禄阁下解释说:很自然,英国渴望帮助中国,不过,与其说是为了中国的利益,不如说是为了英国的贸易利益。

    荣禄阁下问我一个较为直接的问题:如果中国把全部军队交由英国军官掌管,当中国和其他列强之间发生争执时,英国是否会帮助中国?

    我答道:不仅我个人不愿介入任何政治问题,而且英国最不愿意做的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牵扯进国家之间的争执。我问荣禄阁下:我是否能参观北京及其周围的武备情况。阁下回复说:如果你看到的军队是训练有素的精兵,我很乐意;而你参观两支由苦力组成,且军事素养不高的军队,则没有任何用处(所见军队情况,写在其他章节)。

    临行之前,阁下请我在北京再多待几天,再次去拜访庆亲王和总理衙门,就组织中国军队问题进一步谈谈具体细节。我答道:这事我做不到,如果总理衙门慎重考虑此事,那么合适的办法是和英国大使商量,而不是和我商量。

    我也拜访了胡芸楣阁下,他是铁道主管和北京地方主官,是最为精干、开明的清政府官吏。他声称自己对英国非常友好,并且说:如果中国通过铁路对外开放,一定会给中国带来利益,也会给其他所有国家的贸易带来好处。然而,他非常关心中国的未来,并说道:鉴于中国发生骚乱,欧洲国家很可能会以此为由,分割大片领地作为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赔偿,而以中国目前的状况来看,还缺乏力量阻止这些事情。因此,他殷切希望中国政府,在短期内能建立一支有效的军队。

    很大程度上,他的焦虑源于当时发生的一起事件。两名英国工程师,在丰台附近测绘线路时,受到甘肃军队激烈的殴打和射击。

    在北京时,我拜访了李鸿章阁下,他已垂垂老矣(谈话内容不在此报告之内)。

    我拜访了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先生,以及他的副手布莱登先生。我们谈了香港地区税务管理的事(这次谈话内容,写在报告“香港”那一章中,此不多述)。

    赫德先生表达了一个观点:如果中国建立一支有效的军队,用于保护国家的贸易利益,无论对商业和贸易,还是对中国自己,都非常有益。

    通过与中国官员、外国人,以及在北京的英国人交谈,一个看法直接呈现在脑海中:英国的威望低于俄国。我从不向任何重要的中国官员提出有利于盎格鲁-撒克孙人商贸安全的建议,他们也没有问过关于俄国影响的问题。

    现在,中国人都说————英国害怕俄国。每当我对这样的看法表示惊讶时,正与我交谈的人会讲这些事:当俄国命令日本退出高丽、山东半岛时,英国不敢支持日本;俄国成功阻止了英国增加贷款给中国;大连湾、旅顺港,以及山海关铁路事件。

    一个优秀的银行官员,用一句话简洁地总结了这种情形,他说:“英国贸易,在中国外贸中的比重是64%,而英国在中国的影响力,与贸易比重成反比。”

    注解:

    [1]  查理·乔治·戈登为英国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来到中国,后在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时,指挥“洋枪队”参与镇压。

    [2]  罗伯特·赫德为英国人,曾任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达半个世纪之久,他是英国侵华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