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小说网 > 大牛市 > 第116章 死了也不卖

第116章 死了也不卖

设计小说网 www.shexs.com,最快更新大牛市 !

    而成都建投的走势也还真的比较符合石男的消息,4月25日签订配资合同这一天,它高开低走,最高涨至73.43元,收盘报66.73元,仅象征性地微跌0.04%。

    4月26日,成都建投低开高走,收盘报67.85元,上涨1.68%。

    4月27日,成都建投再度涨停,收盘报74.65元。

    在前几天五连板之后,成都建投终于停下了连续涨停的脚步,当时很多人认为这只股票要大幅调整了,没想到仅仅强势横盘两天,就再度涨停。

    这只股票的人气被彻底激活,成为了市场上受人捧的大妖股。

    4月30日,成都建投一度冲高到82.10元,收盘报80.04元,再度大涨7.23%。

    之后几天,成都建投连续震荡调整了几天,最低下探至69.01元,但陈宫仍然认为没啥问题,因为冲80元整数关口肯定会有震荡,这波回踩顺便回踩了70元的整数关口,反而夯实了基础,洗盘后还会再涨。

    果然,5月17号和18号,成都建投再度连续两个涨停,收盘报87.20元,再创历史新高,再现牛股风采。

    5月21日,成都建投开盘在95元,接近涨停,市场上的短线客们都在疯狂地买入,因为都预计这只股将冲击百元大关。没想到当天高开低走,收盘报84.29元,大跌3.34%。

    不过无论是长线客还是短线客,这时都认为这只是冲击百元大关前的洗盘,未来必过百元。

    陈宫也不例外,石男的绝密消息可是要涨到300元,百元大关还不是小意思?

    为此,陈宫还向郑耀光提出请求,希望能以一比二的比例配资,即用一千万配资配到二千万,而不仅仅是一千万。

    郑耀光左思右想,总觉得这样太疯狂了,因此只是口头答应下来,并没有按一比二的比例提供配资,仍然按一比一的比例来配资。

    不过,由于成都建投涨得这么凶,陈宫父子的市值也涨得飞快。因此郑耀光所提供的配资,还是比最初答应的一千万多出了许多,达到了1400万。

    2005年11月2日。陈远山以6.72元的均价,买入了135700股成都建投,成本是915552元。陈宫的买入均价是6.68元,共买了22100股成都建投,成本是148219元,父子二人共买了超过106万的成都建投,共157800股。沈子文则买得少些,当时是以6.71元的均价买入了74100股,成本是499120元。三人共买入了231900股成都建投,成本是156万。

    这次沈子文考虑再三,还是没有配资,因为他觉得风险太大。因此,只有陈宫父子以他们的那157800股成都建投作为抵押金去配资。

    最初准备配资时,成都建投的股价在66.76元,陈宫父子的这1578手股票也就1053万元的市值,因此他们只提出要配资一千万。而最近股价一度涨到了95元,按这个最高价计算,陈宫父子的1578手股票已经价值1499万元。即使按低一点的90元计算,也价值1420万元。因此,陈宫就提出了至少要配资1400万的要求。

    这么强悍的走势,也让郑耀光看得很无语,认为自己确实是真的不懂股票,所以延误了陈宫的配资,也耽误了陈宫的赚钱。在陈宫的劝说下,他把最近收回的货款全部转到了配资帐户上。

    陈宫生怕郑耀光反悔,拿到钱后就立即买入。

    最终到了2007年5月29号这天,陈宫一共拿到了1400万的配资,并全部加仓了成都建投!

    由于是陆续拿到配资和陆续买入的,而且大多是在五月底买入的,因此成本抬得比较高,这1400万的配资,共买入了164700股成都建投,均价在85元,虽然离95元的最高点有10元的差价,但陈宫并不满意,如果按最初配资的设想,能够在70元以下拿到配资并买入,未来收益将提高不少。

    只不过地下配资就是这样,并不一定能在股价的低位能配到资,特别是大牛市里,配资格外紧张。

    现在陈宫父子共有157800股配资来的成都建投,加上原来的157800股,共有322500股成都建投。好在原来的157800股成都建投只有6.71元的成本价,因此尽管后面这批配资股的均价高达85元,但是二者相加,大幅降低了平均成本——1400万配资加上原来的106万成本价,这322500股成都建投的成本均价为46.70元。

    5月29日,沪指收盘报4334点,成交2508亿。而一年多前的2005年6月6日,大盘见低998点,那一天仅有53亿的成交额,之后还多次只有三四十亿,而现在一天的成交量就是二千多亿元,是当年的四五十倍,相当于2005年两个月的成交额。

    而成都建投收盘价为88.29元,成交额却只有8224万元,换手只有3.41%。

    事实上,成都建投这只股最近是越涨越缩量,这种异常的表现,显然是主力高度控盘的表现。也因此,陈宫更加信心满怀,认为未来的上涨空间无限。

    而自己的成本均价是46.70元,差不多只有现价88.29元的一半,陈宫心想怎么都不会亏到自己的成本均价去。

    这时陈宫已经很少想着亏本的事了,他满心记挂的就是什么时候能冲过100元大关,然后就是200元大关,300元大关……

    事实上,这时整个中国民众都在为股市而疯狂,已经没有多少人能理智看待炒股这件事了。

    随着牛市行情逐步深入人心,大盘屡创新高,基金的发行也屡创新高。到了2007年,广大民众的投资观念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纷纷转战深沪股市,中国股民的队伍也在不断的扩张,从5000万,到8000万,到1亿股民,全民炒股的年代真正来临。

    2007年初,上证指数开盘2728点,而这个开盘指数几乎就是全年的最低点。随后沪深股指一路狂飙,2007年4、5两个月,上证指数从3000点上涨到了4300点以上,两个月的涨幅就高达40%以上,成为中国股市2007年大牛市的黄金期。

    两市99%的上市公司市值上涨,股民100个有98个赚了钱,其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实现投资翻番,可谓牛气冲天。

    股市如此牛气冲天,凡沾上它的都要火一把。一位叫龚凯杰的白领将一首流行歌改词成了《死了都不卖》,结果在网上红极一时,短短十几天,竟然博得上百万点击率,掀起“股票歌曲”新高潮。

    很快,中国最大的华友飞乐唱片公司以敏锐的嗅觉,推出由超女邵雨涵主唱的《死了都不卖》股歌专集,歌词精辟独到,十分畅销——“死了都不卖,不给我翻倍不痛快,我们散户只有这样才不被打败;死了都不卖,不涨到心慌不痛快……”

    新股民每天以二三十万的海量涌入,股票是闭着眼睛都在涨,散户们每次卖出,都会发现自己卖飞了,未来要以更高的价格才能追回来。这样一来,股民们都很认同那首《死了也不卖》,宁愿被打死也不愿卖出股票。

    这首歌,确实唱出了2007年一亿股民的真实心声。

    陈宫也是这样,宁愿死,也不愿卖掉他的3225手成都建投。

    因为这3225手成都建投,就是他眼中通往亿万富翁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