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小说网 > 醉宝鉴 > 第四百七十八章 燕京八绝

第四百七十八章 燕京八绝

设计小说网 www.shexs.com,最快更新醉宝鉴 !

    “我说妹夫,你真的应该提前做好准备。”

    “虽然说你准备的那些资金相对来说比较多。”

    “可是据我所知,这次有许多地产界大咖,都会来参加这次的土地竞拍。”

    “就比如什么万科、华远、万达、SOHO中国、绿地、保利。”

    “甚至我听说还有香江的那位李超人,也派人过来参加这次的土地竞拍。”

    听到孟文然说出来这么大地产家的大咖。

    柳亦辰有预感这次的拍卖肯定会异常激烈。

    就是不知道有哪几位大咖和他一样,看中了那块土地。

    希望这些人可以手下留情,要不然柳亦辰面对这些人,还真是有点吃不消。

    看来这世上还是唯独这房地产赚钱,至少目前来看是这个样子。

    “哥,你怎么现在才告诉亦辰这些消息,你应该早点告诉亦辰。”

    “他好能够提前准备,你不觉得现在说这些,已经毫无意义了嘛。”

    孟曦雪有些不满的看了眼孟文然埋怨道。

    她知道柳亦辰最大的梦想就是要筹建六道博物馆,而且这块地真的非常适合。

    要是今天出现什么意外情况,孟曦雪在未来一段时间,肯定会对孟文然非常冷淡。

    柳亦辰在一旁笑了笑说道:“雪儿,这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只要是关于钱的事情那都是小事,实在不行我还可以从银行贷款。”

    “我也可以解开几块翡翠毛料进行拍卖,咱也不是差钱的人啊。”

    “你要知道我库房里面,可是有价值不菲的翡翠毛料。”

    “而且我觉得这些房地产商,对这块地的兴趣应该不是很大。”

    “毕竟这块地的位置比较偏,不属于特别繁华地段。”

    “你知道我的运气一向很好,没准儿这次也像我从地摊上淘宝那样可以捡漏。”

    柳亦辰从公盘上拍的那些翡翠毛料,要是全解出来拍卖掉,差不多可以超过一百亿。

    只不过要是他直接解出来卖翡翠明料,肯定会赔很多钱。

    这年头可以贷款,为什么要使用自己的钱。

    况且以他的实力,从银行贷款出来,这简直就是小事一桩。

    “妹夫说的对,我说雪儿我还是不是你亲哥。”

    “这几天没看我一直在忙妹夫的事情,我真的很难想象你们两个结婚后。”

    “我这个当哥哥的,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下场。”

    孟文然从后视镜看了眼雪儿,叹了口气道。

    “对了妹夫,你以前有没有听说过这燕京八绝?”

    “以后你的那个六道工艺坊,会不会研发关于这燕京八绝的产品?”

    在去往拍卖场所的路上,孟文然突然想到。

    柳亦辰还会创办六道工艺坊,他才会问到刚才那个问题。

    “燕京八绝我知道,指的是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

    “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八大工艺门类。”

    “它们充分汲取了各地民间工艺的精华。”

    “在清代均开创了中华传统工艺新的高峰。”

    “并逐渐形成了“京作”特色的宫廷艺术。”

    “只不过这里面的牙雕,因为原材料的问题,现在没办法进行制作。”

    “其他的七绝我倒是可以尝试,然哥要是你认识这方面的艺人,可以帮忙介绍。”

    “其实这八绝里面,我有五绝没见过,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和京绣。”

    “虽然说我对这些东西有所了解,可是并没有见过这些东西的实物。”

    前面三绝柳亦辰还是比较了解,毕竟这些东西他都见过实物。

    包括他的收藏品里面,也不乏这三绝的物件。

    不过柳亦辰在以前看书的时候,见到过这八绝的介绍。

    景泰蓝之前我们介绍过,景泰蓝也可以称之为铜胎掐丝珐琅。

    因其釉料颜色,主要以蓝色(孔雀蓝和宝石蓝)为主。

    又因其最初兴盛于明景泰年间,故称为景泰蓝。

    关于这八绝中的第二绝,玉雕柳亦辰更不陌生。

    他现在可是玉尊的传人,玉尊不仅仅给他留下了一批宝藏。

    更是将他毕生所学的琢玉功夫,留给了他的传人。

    只不过那部分琢玉的秘籍,和他毕生收藏全被他藏了起来。

    也就是柳亦辰接下来,要准备去做的重要事情。

    在玉雕漫长的工艺发展历程中,明清时期玉器开始形成了固定的流派。

    即南玉作、北玉作。南玉作以苏州、扬州为中心,北玉作以北京为中心。

    清代大批南玉作能工巧匠来到北京。

    形成了集两家之长,融南、北玉作之美的北京玉器。

    其发展提高主要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间。

    尤其是乾隆在位的六十年中,品种、数量之多。

    作品样式之繁,琢玉技艺之精湛都已达到空前的境界。

    清代琢玉的用料对质地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主要采用新疆和田地区,和叶尔羌地区产的优质玉料。

    主要以青玉、碧玉、白玉、黄玉、墨玉为主。

    但羊脂白玉仍是玉中极品,能工巧匠们因材施艺,创造了不少旷世绝作。

    值得一提的是,白玉错金嵌宝石碗的纹样,仿照了“痕都斯坦玉器”的风格。

    但形制与制作技法仍具有中国传统特征。

    两者的区别即在于宝石镶嵌技法,前者表现出宝石周围的错金轮廓线极细。

    几乎和玉地表面相齐,而后所表现出的宝石边缘,突起的错金轮廓线一般均较粗。

    高于玉地表面,可见清代琢玉工艺,不仅借鉴了域外的文化。

    而且还有所创新和提高,错金镶嵌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牙雕旧时又被称为“皇家工艺”,产品主要作为皇家贡品。

    北京牙雕以仕女、老人、佛像、器物、花卉等见长。

    早期的牙雕仕女,人物动态变化不大,被叫作“棍子人”。

    北京牙雕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

    作品出现了组雕或群雕等形式。

    雕刻技法上,也吸取了多种表现形式。

    综合运用圆雕、浮雕和镂空雕等技法。

    这为大型牙雕艺术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条件。

    同玉雕一样,大制作的巨制,往往最能表达牙雕工艺登峰造极的艺术境界。

    故宫珍藏的牙雕“月曼清游册”,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牙雕精品。

    是清乾隆六年由皇宫造办处的匠人制作。

    根据同时代宫廷画家陈枚,于乾隆三年绘的《月曼清游》画稿创作。

    这件作品主要是用象牙、辅以玉石等雕刻而成。

    全图共雕有一百零三个个人物,因此当时曾叫“百美图”。

    后乾隆题诗时定为“月曼清游”,这套精美的牙雕作品。

    每幅画页长三十八点五厘米,宽三十二点五厘米。

    采取景观册页的形式装成十二幅,每幅上下对开,俗称蝴蝶装。

    开启后左侧镜盒内,是象牙雕刻的人物景物,并以金银宝石镶嵌点缀。

    右侧的木制扉页上,以宝蓝色漆砂为地,上嵌螺钿。

    雕刻有乾隆不同书体的御题诗,诗图并茂。

    《月曼清游册》的制作,结合了牙雕和镶嵌的技法。

    使画面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

    这是一件反映清代牙雕工艺,和镶嵌技术最高水平的作品。

    事实上这也是清代牙雕作品的特点,由于宫廷极尽奢华的需要。

    为表现牙雕作品丰富的层次、复杂的工艺所雕饰出的华美。

    多种珍贵材料、多种技艺结合成为必然。

    柳亦辰第一次去故宫博物院,就见到了那件《月曼清游册》。

    他欣赏完脑海中浮现出两个字,震撼。

    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极致之美。

    柳亦辰也对他玉石加工坊的作品,追求这种极致之美。

    他希望他手下的琢玉师父,能够发挥出他们的极致水平。

    他需要的是可以独立创作、创新的人。

    而不是和那些机器一样,只懂得干活的人。

    他希望茗雅轩所出售的每一件作品,都可以给人带来乐趣。

    在他的影响下,两位琢玉师父在技艺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燕京八绝中的第三绝雕漆,是北京特有的工艺。

    清代的雕漆工艺纹样,更加细腻华贵。

    往往集绘画、雕刻和漆饰工艺于一身,创作出了难得的精品。

    雕漆有金属胎和非金属胎两种,前者是珐琅里,后者为漆里。

    雕漆的颜色有红、黑、黄、绿等多种色彩。

    其中以红为主,所以雕漆又叫“剔红”。

    但清代的雕漆工艺,最大的成就还不是“剔红”,而是“剔彩”。

    重色雕漆当时很流行,但色彩和雕刻技法,都比明代有很大的进步。

    漆色虽仍以红、黄、绿等为主,但较明代更加丰富多彩。

    同为黄色,开始有了正黄、土黄、橙黄之分。

    绿也有墨绿、草绿、正绿之别,最主要特征是出现了紫色漆。

    不同色漆锦地的运用,也是这一时期重色剔彩工艺,艺术成就的体现。

    此外堆色雕漆也得到进一步发展,此种技法常用以表现主题画面。

    像这一时期大量涌现出来的波涛中的海兽、鱼龙等题材,就多用增色法表现。

    常见的作品以剔绿漆表现海水,雕红漆海兽、鱼龙、人物形象。

    乾隆时期的剔彩漆器,在雕刻刀法上有两种风格。

    一种是既有元末明初浑厚圆润的特点。

    又具明晚纤巧细腻、刀锋显露的风格。

    往往一器之上,既有磨工又见刀锋。

    多根据物体和纹饰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刀法。

    另一种是以刻竹技法雕刻漆器,这可是前所未见的。

    乾隆初年,弘历命在造办处“牙作”当差的刻竹名匠从事雕漆。

    把竹刻的奇俏清新、精致纤密的风格带到雕漆中来。

    使乾隆雕漆立刻呈现出刀锋犀利精密、棱线深峻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