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小说网 > 醉宝鉴 > 第三百六十二章 君子如玉

第三百六十二章 君子如玉

设计小说网 www.shexs.com,最快更新醉宝鉴 !

    老爷子都不知道,这小子是什么时候学的赌术。

    难道是去国外那几天,和神盾局的人学的吗?

    就算是神盾局的那些人,也不能在短时间内,让柳亦辰变得这么厉害吧。

    老爷子要比柳亦辰他们,更了解藤原家族的作风。

    他早已经派人暗中盯着这些人的一举一动。

    这些人如果真的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老爷子不介意拿他们开刀,给他们一些警告。

    柳亦辰在车上向老爷子解释,其实这赌术赌的是人的心理。

    他之所以能够赢下这两场赌局,那是因为在这之前他已经有了精密的布局。

    只要让对手一步步的进到自己布的局中,这两场赌局想不赢都很难。

    当然柳亦辰和司徒枫也承认,这次是他们两个人欠考虑。

    再出发之前怕老爷子担心,所以没有提前通知他。

    老爷子也是一个非常开明的人,这件事情也不是他们两个人的原因。

    归根到底还是藤原家族的人狼子野心,这次也算是帮他给了他们一些教训。

    相信这些人在未来的一段日子里面会有所收敛。

    老爷子告诉柳亦辰,这次他一下赢了他们这么多东西。

    想必藤原家族的人,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他嘱咐柳亦辰这段时间出门一定要注意安全。

    谁知道这些人会不会在背后玩阴的。

    柳亦辰笑了笑说,就算是藤原家族胆子再大,也不敢来内地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柳亦辰笑着和老爷子说,不知道藤原家族手中还有多少这样的精品古玩。

    如果可以他真的还想和他们对赌几次。

    一想到这些宝贝流落在外,柳亦辰的心里面就很不舒服。

    很快车子就来到别墅区,老爷子直接让司机把车开到柳亦辰的别墅。

    毕竟这些东西都是柳亦辰赢回来的,他今天过来就是想一睹真容。

    反正老爷子的别墅离这边很近,以后闲暇无事他也可以过来仔细的欣赏。

    到家后柳亦辰陪着老爷子一起下车来到书房,他们回家的时候家里面没人。

    这样也好,省去了柳亦辰向他父母解释的时间。

    安顿好老爷子,柳亦辰这才返回楼下。

    彭昊他们小心翼翼的,将这些东西一件一件的搬运到书房。

    搬运完这些东西,柳亦辰签了一张十万的支票,以此表达他对这些人的谢意。

    刚开始的时候那几位司机谁都不敢接,最后还是柳亦辰让老爷子出马。

    这些人才勉强接下这十万元的支票,任务完成那些人便开车离开柳亦辰的别墅。

    柳亦辰和司徒枫他们返回书房,当他们回到书房的时候。

    老爷子已经打开了一个盒子,这个盒子里面装的是那对儿白玉贺寿图圆屏。

    这对儿白玉贺寿图圆屏,两面纹饰均采用多层浮雕技法琢刻。

    一面均琢仙人、童子、仙桃、磬、迭嶂、苍松。

    垒石成峰,仙阁隐约,溪水淙淙,祥云飘浮。

    另一面其一雕山崖突兀、古松参天、一双仙鹿或卧或立。

    另一件白玉贺寿图圆屏琢奇石横生、涓涓流水、松桐挺拔,两羽仙鹤或立或飞舞于祥云一端。

    琢工细腻丰富,栩栩如生,充分表现了祝颂长寿,飞升登仙的象征,让人深感喜庆祥瑞的气氛。

    这对儿白玉贺寿图圆屏,能够完整的保存下来实属不易。

    一般来说像这样的物件很难找到成对儿的,老爷子知道柳亦辰是爱玉之人。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想必说的就是柳亦辰这样的人。

    老爷子看完这件东西点了点头,只是简单的说了两个字很好。

    然后继续打开第二个盒子,看到第二个盒子里的东西,老爷子愣了一下。

    因为这件东西并不在之前他得到的名单,老爷子有些疑惑的转过头。

    看向柳亦辰问道:“亦辰,这件东西不在你们对赌的名单吧,难道是你从古玩市场淘回来的?”

    “老爷子,事情是这样的......”

    柳亦辰简单的把他在香江发生的事情,向老爷子讲述了一遍。

    对于秦老和宋老老爷子也有印象,不过让老爷子最感兴趣的,还是柳亦辰捡漏的过程。

    他让柳亦辰仔细的讲了一下当时的情况,等到柳亦辰把这件事情讲完,老爷子欣慰的看着柳亦辰。

    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徒弟眼力非凡,这件东西估计也就他能看出其中的玄妙。

    他不仅将这两件东西买了下来,而且还将其中缺失的那部分找到。

    幸亏柳亦辰来的及时,要是他们下午去逛那条古玩街。

    恐怕柳亦辰要想拿到缺失的那部分,只能去拍卖会花高价拍下来。

    老爷子告诉柳亦辰,以后有机会多去各地的古玩市场转转。

    没准儿还有流落在民间的瑰宝,等着他去发掘。

    柳亦辰答应老爷子,等以后腾出时间,一定去好好的逛一逛。

    他要将遗落在民间的这些瑰宝,全都收入自己的博物馆。

    这些东西本来就应该是属于全民族,能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些民族瑰宝,才能体现它们最大价值。

    柳亦辰将那件金盖金托玉碗,还有那对儿白玉贺寿图圆屏,全都收到自己的保险库。

    然后老爷子继续打开第三个盒子,柳亦辰一看到这个盒子,就已经猜到里面是什么东西。

    这里面是柳亦辰最喜欢的那件东西,清乾隆时期的白玉雕五龙纹笔洗。

    老爷子从盒子中,将这件白玉雕五龙纹笔洗拿出来。

    这件笔洗取整料雕琢而成,材料硕大规整,材质绝佳。

    白若割脂,凝脂生辉,温润厚泽,凝蕴章华,抛光精到。

    玉质细腻温润,晶莹通透,宝光内敛,包浆自然。

    整器为椭圆形,器壁挖膛均匀,洗内深腹。

    弧壁斜收,壁内光滑,笔洗敞口,口沿圆润。

    笔洗外壁通景高浮雕云龙海水图,海水于器底翻涌澎湃,波涛汹涌。

    五龙腾跃其上,威猛矫健,龙五爪,方头阔嘴,龙睛怒突,不怒自威。

    龙首颡顶圆凸,此为长寿瑞征,叉状龙角冲天直立。

    鬃毛细如游丝,须髯当风飘动,翻卷上翘。

    龙身作盘踞状,又颇富身段之变化。

    灵活夭矫而又挺拔有力,刚柔并济,深具凌空摇曳的层次感。

    四肢健硕,五爪回勾似鹰,充满动感。

    周身鳞片光鲜,鳞次栉比,雕琢细致入微。

    四周满布祥云缭绕,更添腾云驾雾之象,尽显威严恣意之神态。

    雕工精湛,海水波纹及龙身皆纤毫毕现,灵活生动,极富韵律感。

    近底部波澜横生,意韵无穷,平添动感,五龙姿态各异。

    或攀至洗口,或低回逐浪,前赴后逐,雕琢写实生动,刀法明快精准。

    精雕细琢于古朴白玉之上,刀法之细,刻工之巧,实为难得。

    《尔雅·翼》云:龙者鳞虫之长。

    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牛,角似鹿,眼似虾,耳似象。

    项似蛇,腹似蛇,鳞似鱼,爪似凤,掌似虎,是也。

    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

    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

    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此笔洗所雕神龙,丝丝入扣,纹理清晰。

    苍龙遒劲威猛,磅礴之气扑面而来。

    犹如真龙再现,宛然如生,艺术感染力极强。

    足见乾隆盛世玉作工匠精湛的雕琢技艺。

    中国玉器经过几千年的兴衰,到清代终于发展到了高峰。

    清代的玉器无论是玉材的选择,还是玉器的品种、数量、加工技术和装饰纹饰。

    历史上任何朝代都无法相比,尤其在乾隆一朝,玉作达至巅峰。

    此时经济与文化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宫廷玉器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乾隆二十四年以前,主要是用库藏旧玉料,和古代带板制作生活用器皿和佩饰。

    二十四年以后,玉器的生产随着新疆南北回部和准部上层贵族,勾结沙俄发动的分裂割据叛乱的彻底平定。

    通往西域的交通运输得以发展,新疆密勒塔山和于阗地区优质玉材得到大量开采。

    并不断运入内地,新疆玉料大量进入宫廷。

    解决了长期阻碍玉器发展的原料问题,从而宫廷制玉进入异常繁荣时期。

    清乾隆及此后,以苏州、扬州、北京造办处玉作为中心的琢玉业得到空前的发展。

    苏州琢玉特点为精致秀媚,扬州玉器特点为豪放劲健。

    宫廷玉作则融苏州、扬州于一体,具有精美极致的琢玉特点。

    乾隆以后,由于玉材的来源充足,在玉料的选择上就更为挑剔。

    所以小件玉制品质地都优于前代各期。

    此件白玉五龙笔洗,正展现了乾隆宫廷玉器制作的绝佳水平。

    由于技术上的进步与提高,又正值乾隆盛世,四海安定,各种玉器作品均十分精致。

    乾隆皇帝深受宋以来文人“尚古”观念影响,素以风雅自许。

    因此玉制文房用具品种增多,且制作精细,深受帝王喜爱,此玉制笔洗即为此中典型一例。

    笔洗为文房用具,是文人们在书房盛水洗笔之器。

    玉笔洗从唐代开始逐渐增多,到明清两代达到高峰。

    乾隆帝在把玩玉器的同时,还对其赋予了情感与理念。

    把玩玉称作是有“善治量才”的理国之德。

    他说:“不使良材屈伏沉沦,将其剪拂出幽,以扬王庭而佐治理”。

    由此看来,乾隆帝不但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及鉴赏眼力。

    也因藏玉总结出了独到的治国方略,如此把收藏与治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帝王唯有乾隆。

    此器材质上乘,色泽均匀,温润质白,器壁薄厚均匀。

    雕工精湛,抛光细腻,仿古风格浓郁。

    小巧精致,古香古色,是清代宫廷仿古作品中的精彩之作。

    玉孕育自天地自然之灵气精魂,而又经能工之手呕心琢磨。

    天意人愿和谐结合,并能相互融融,殊为难得。

    玉质的晶莹温润,与五龙笔洗之优美庄严结合。

    中正雍容,华丽典雅,处处流露出乾隆御制玉器之美,艺术思想稳健成熟。

    置于案头,与笔墨共论春秋,则身虽居于书斋斗室。

    心神却为之豁然开朗,悦目怡情,珍品难得。

    整器造型雍容端庄,曲线婉转流畅,结构严谨有度,形制典雅。

    彰显出至尊无上的皇家气息,堪为清宫同类作品中之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