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小说网 > 醉宝鉴 > 第二百七十六章 寓教于乐

第二百七十六章 寓教于乐

设计小说网 www.shexs.com,最快更新醉宝鉴 !

    就这么五件东西,就让万大叔收入了三十多万。

    柳亦辰他们都是用手机给万大叔转的账。

    等钱到账了之后,万大叔和他们签好买卖协议。

    然后柳亦辰他们拿着东西告辞。

    临走的时候还告诉万大叔,如果以后还有东西出售。

    一定要联系他们,万大叔笑着答应下来,然后送他们出了院子。

    而那件磁州窑瓷枕,也被柳亦辰花了五千元买下来。

    从万大叔家出来冷面笑着问道:“几位,还要不要去别人家里看看。”

    “你们来这一趟也不容易,干脆多去几家转转。”

    柳亦辰他们相互看了一眼,今天他们能买到这些东西就已经非常知足。

    而且现在的时间也临近中午,他们决定还是先回去,等下次有机会再来这边。

    回到车上,柳亦辰他们把这些东西放好,柳亦辰又从钱包掏出五千元递给冷面。

    告诉他,这钱是今天带着他们买东西的酬劳,如果下次他们再来到这边还找他。

    冷面刚开始推脱了几次,今天已经让他挣得个盆满钵满。

    要是再收这钱的话,那多少有些过意不去。

    不过在柳亦辰再三要求下,他最终还是把这钱收了下来。

    还拍着胸脯向他们保证,下次一定带着他们买到更好的东西。

    和冷面告别后,他们一行人就离开了这个村子。

    宇文豪在临走的时候告诉柳亦辰,回去之后有机会一定请他们吃饭。

    虽然这宇文豪对古玩这方面不是特别精通,可是他这个人还是值得结交一下。

    所以柳亦辰并没有拒绝他的邀请,他知道宇文豪和司徒枫是一类人。

    地球的另一边,一位男人走进一家纹身店中。

    纹身店的老板见到这位男人,嘴里面嚼着东西和他说道。

    “这次带现金了吗?”

    这位男人从兜里面掏出钱甩到桌子上,纹身店老板起身将桌子上面的钱拿起来。

    这位男人随即又从兜里面掏出一张纸说道:“今晚把它弄完。”

    说完这位男人把自己的T恤脱掉,要是让柳亦辰见到他身上的纹身,一定会大吃一惊。

    因为他让店老板帮忙纹的,正是和方尖碑上面的那种神秘符文一模一样。

    “可能会很疼,上次的还没有痊愈,你确定不再等几天?”纹身店老板好心的向他建议。

    “疼痛,让我铭记。”

    说完这位男人躺下,然后让纹身店老板开始在他身上继续纹身。

    这一切都是柳亦辰所不知道的,他现在已经回到茗雅轩。

    他只是把那件瓷枕从车上搬了下来,这瓷枕上面已经落满土。

    以至于把他的衣服弄的很脏,不过他也没有很在意,进到店里和店里面的员工打着招呼。

    “柳董,您这是又捡了宝贝?能不能让我们开开眼。”

    店里的那个小胖子走上前,笑着和柳亦辰说了句。

    “可以,小胖麻烦你帮忙弄一盆温水过来,尽量找个比较大的盆子。”

    “把刷子和肥皂也拿过来,这东西我就不拿到上面去清洗,也不是什么特别贵重的物件。”

    柳亦辰吩咐完,小胖子应了他一声,麻利的去准备这些东西。

    虽然柳亦辰嘴里面说这东西不是特别贵重,但是他们知道既然柳董能买下这东西。

    那就说明这件东西不可能是一件凡品,况且他们还能亲眼见到,柳董现场把这件东西给清理出来。

    哪怕只是能看到,也能成为他们日后茶余饭后闲聊的话题。

    没用多久,小胖子端着一塑料盆的温水来到柳亦辰这边,刷子和肥皂则是在他兜里面放着。

    柳亦辰把这件瓷枕放到水中,先让它泡上一段时间,现在已经临近饭点儿,店里也没有顾客。

    所以那些店员全都围在这个地方,柳亦辰和孔叔到也没有阻止他们。

    毕竟柳亦辰长时间不在店里,现在有这样一个机会和他们交流一下。

    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柳亦辰看了看时间。

    看样子还要泡上一段时间,干脆让小胖子帮忙订了餐食。

    他笑着和那些店员说,今天就当是给他们的一些福利。

    柳亦辰让小胖子订的是五星级餐厅的餐食。

    他刚才和孔叔、枫哥说了一下,今天中午就在店里面吃。

    吃完之后差不多这件东西也能上手开始清洗。

    他们两个在哪里吃倒是无所谓,他们两个现在就想知道,这件瓷枕的本来面貌是什么。

    他们坐在这里闲聊天:“今天我和孔叔都在这里,大家要是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出来。”

    “大家在这里工作的还满意吧,虽然我很少时间在这边出现,不过我还是非常关心大家。”

    “大家如果要是有什么意见或是建议,都可以提出来。”

    “只要是对茗雅轩有帮助,我和孔叔都会虚心接受,是不是,孔叔。”

    “这话都让你说了,那我能不同意吗,小柳说的没错。”

    “大家要是遇到什么困难,也可以提出来。”

    “既然咱们能在茗雅轩相遇,一起工作那就是缘分。”

    “说通俗点那就是一家人,任何人遇到困难,大家都会伸出援手。”

    柳亦辰说完,孔叔随即也表了一下自己的态度。

    “孔叔、柳大哥,我们能在这里工作,那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你们可能不知道,外面有多少人想来咱们茗雅轩。”

    “那些人就是看到咱们这边的福利特别好,所以挤破脑袋都想来咱们这里工作。”

    “咱们茗雅轩有你们两位英明的领导,我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随后小胖子又说,他是怎么接触到古玩这行,小胖子说他以前听过这么一个笑话。

    话说一个老太太很有心计,为了卖猫,搁一个名贵猫食盆。

    谁来了都不敢直说要买这盆,都说买老太太的猫,搭上这盆。

    老太太说:“我不能搭上这盆,我还得靠这个盆卖猫呢。”

    其实小胖子听的这个笑话不是凭空而来,历史上有据可查。

    我们翻阅史书时发现,谁把这个名贵的盆叫猫食盆,那就是我们的乾隆皇帝。

    乾隆时期宫廷所藏的汝窑水仙盆,乾隆就叫做猫食盆,并为此专门写过御题诗。

    御题诗这样写:“官窑莫辨宋还唐,火气都无有葆光,便是讹传(音窝)食器,蹴秤却识豢恩偿。”

    “官窑莫辨”,其实应该是“汝窑莫辨”,乾隆皇帝分不清楚汝窑和官窑。

    汝窑有点儿偏蓝,官窑有点儿偏灰,一个不是搞专业的外行人看来,差距不大。

    乾隆就说:“这官窑(汝窑),我也分辨不清楚是宋代的还是唐代的。

    “火气都无”是个老窑瓷器,火气都没了。

    我们鉴定的时候常说“这瓷器火气十足”意思就是新的刚出炉的,所以火气大。

    “葆光”是说瓷器上的光泽非常舒服。

    我们老说一个词“包浆”,就是从这个地方来的。

    “食器”是什么呢?就是小狗的饭盆。

    这个乾隆认为的猫食盆,其实是汝窑水仙盆。

    乾隆传旨,用紫檀做了一个座,正好把他认为的猫食盆搁在上头。

    下面做得比较高,插了一个抽屉。

    这个座做好以后,一直在清宫里收藏,现在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后来乾隆又下旨,把“汝窑猫食盆”给他仿一些出来。

    他一会儿说官窑,一会儿说汝窑,自己也分不清。

    猫食盆的典故,就从乾隆下旨开始蔓延出去。

    谁家里要是要真有一个汝窑的猫食盆,别说卖猫,卖牛都能卖出去。

    柳亦辰的这一番解释,让周围的那些店员全都捧腹笑了起来。

    送餐的来的倒是挺快,就在他们交谈甚欢的时候,门口停下一辆车。

    车身上还有那家五星级餐厅的标识,那些店员帮忙把他们订的餐拿到屋子里面。

    茗雅轩一楼是有一个供人休息的地方,平时就是这些员工一起吃饭的地方。

    只不过是今天多了三个人而已,他们谁都没有喝酒只是点了两瓶果汁。

    据说这两瓶果汁,都是他们鲜榨出来的新鲜果汁。

    柳亦辰以果汁代酒,敬了茗雅轩这些员工一杯。

    然后他继续给这些员工讲一些关于古玩上面的趣事。

    柳亦辰边吃饭,边向这些员工提出了一个问题。

    “大家知道什么叫做气死猫吗?如果有谁能答对我有奖励。”

    “奖励就是我可以让艾薇儿,根据你的要求为你画一幅油画。”

    “气死猫?”

    “艾薇儿?”

    “是那个唱歌的艾薇儿吗?”

    “她什么时候会画油画了?”

    一时间疑问声此起彼伏。

    “我说的艾薇儿不是那个唱歌的艾薇儿。”

    “看到咱们店里面那几幅油画了吗?”

    “那几幅油画,就是艾薇儿亲手画的。”

    “这些油画的水平,比一些油画大师也不逞多让。”

    “关键的是,人家今年才刚刚满二十岁而已。”

    柳亦辰的一番解释,让心中存疑的那些人才算是了然。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翡翠销售的那几位小姑娘,肯定不知道这气死猫是什么。

    就在他们互相对视的时候,柳亦辰发现有一位店员犹犹豫豫。

    好像知道答案,但是他又怕自己说错,所以脸上的表情十分奇怪。

    等了一会儿,那位店员似乎已经下好决心,才慢吞吞的说道。

    “柳董,你说的气死猫,是不是又叫鸡笼橱?”

    “嗯,你继续说下去,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不用害怕就算是说错也没有关系。”

    “咱们就权当是一个娱乐活动,既能带来欢乐又能增长知识。”

    柳亦辰对他笑笑,鼓励他继续往下说。

    “南方经常可以看到一种窗棂状的橱,有一棂一棂的空隙非常透气。”

    “里头搁了食物不容易变馊,南方人给它起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鸡笼橱”。”

    “北方人又管它叫“气死猫”,为什么南北方的叫法不同,那是因为南北方人看的视角不一样。”

    “北方人的视角是由外往里看:猫看到食物在里面就是吃不着,所以叫“气死猫”。”

    “而南方人的视角是由里往外看:把鸡关在里面,叫“鸡笼橱”。”

    “视角不同,名称的叫法也不同。”

    “由于这种“气死猫”不但透气性好,还透视。”

    “很容易看到里面,所以它很早就被挪为书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