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小说网 > 猎明 > 剑指汉城-1

剑指汉城-1

设计小说网 www.shexs.com,最快更新猎明 !

    “小西大人!您要振作啊!我们还可以固守内城,城内不少新筑的堡垒依然牢牢掌控在我们手里,我们依然可以像上次那样,耗死这些明军!”

    “是啊!小西大人,我们愿与平壤城共存亡!和明军同归于尽!”

    面对手下们的进言,坐在主帐里的小西行长只是摆了摆手。看着已经紧急召集回内城主帐的麾下众将,不仅一个个灰头土脸,不少身上还浸着片片血迹,小西行长不禁感慨万千。

    仅仅半日,半日啊!不仅视为天险的牡丹峰陷于敌手,固若金汤的平壤城也被攻破,连坚守下去的最后本钱也被明军的大炮轰得灰飞烟灭。。。

    自跟随太阁殿下以来,几十年东征西讨、南征北战,何时经历过这样的苦战?!

    幸得天主保佑,自己还未丧失理智。虽然心中也清楚,继续这么消耗下去,想必也能再给明军造成不小的伤亡,至少能一个换一个!但是,明军人多势众,或许还能再承受住几千人的伤亡,而自己却不能在这里将小西家的老本全部赔光丢尽!

    “各位立刻返回各自岗位,继续坚守。”小西行长忽然眼神异常坚定起来,“傍晚时分,以号角声为令,抛弃所有辎重,只拿上兵器,全军随我一同从长庆门向东突围!”

    什么?放弃平壤?!

    和明军浴血奋战半日,杀红了眼的倭军将领大多不甘心就这样灰溜溜地撤退。一日之间,就丢了朝鲜三都之一的平壤,不仅抢掠来的辎重宝物无法带走,遭此惨败,谁还有脸回去再见其他倭军和日本的妻儿老小。。。

    “小西大人,恕末将直言,不可以轻易放弃平壤啊?!”

    “是啊!凤山和开城的友军得到平壤告急的求援之后,一定会星夜赶来的!兴许明天凤山的大友大人就率领所部赶到平壤了!”

    正在几个主张继续固守、等待凤山大友吉统援军的倭军将领仍在试图劝说小西行长固守时,一个传令兵忽然急匆匆地冲了进来。

    “急报——!”

    帐内众人的心一下子全部提了起来,亟不可待地直接主动问道。

    “是外面哪个堡垒丢了?”

    “是内城被攻破了?!”

    “还是。。。难道长庆门也丢了?!”

    面对众将的质问,气喘吁吁的传令兵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好。待终于喘匀了气,才双手递上一封信笺,汇报道:“都不是。而是明军特别用箭射进内城这样一封信,信笺封皮上写着交给主将小西大人亲启。”

    小西行长一愣,接过信笺,立即拆开查看。而其余众人也随之全部将目光汇聚在小西行长手中的这封来自明军的信上,上面究竟写了什么?!

    很快看完信的小西行长,缓缓放下信笺,沉思了片刻,向着传令兵问道:“现在外面的战况如何?”

    “我军躲避在堡垒内和内城城墙上,用铁炮射击明军。明军久攻不克,而又损失不小,暂时已经撤下去了,一时还没有进攻动作,大概也正在修整。”

    听到这个回答,众将多少松了口气。

    “好。继续按照我刚才的命令行事,你们赶紧各回所部,今晚听号角声突围!”小西行长再次果断地下令道。

    见众将还有意争论,小西行长直接问道,“若是今晚明军把大炮拉进城来,安置在外城城墙上,对准城内的我军堡垒和内城城头,届时大炮齐发,我军该如何应对?!”

    这。。。众将立刻哑口无言,的确,现在暂时赢得喘息之机,全靠倭军手里还有铁炮,才能倚仗城内的坚固工事据守,而大家竟忘了明军手里也有一个更致命的武器——大炮。只不过现在还没拉到城内或城墙上罢了,等明军安置好了大炮,恐怕想突围都来不及了。。。

    待众将都不再言语后,小西行长举起手中的信笺,继续说道:“这是沈惟敬给我写的劝和书。代表的却是明军主将——李如松的意思。信中言道,大明天朝有好生之德,不忍生灵涂炭,连累众多平壤城中的无辜百姓,要我们立刻撤出平壤。否则明日大炮齐轰,玉石俱焚。。。”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没想到明军居然还有这么一手。只是,一提起沈惟敬,众将纷纷都觉得不可信,当初就是这个姓沈的,害得大家以为议和成功,掉以轻心。。。现在又让我们撤?如今只有东面的长庆门还在我们手里,也只能往东面的凤山方向撤了。可是,谁知道这个李如松,还有那个沈惟敬又藏着什么阴谋!谁能保证明军不会在东面的路上布下伏兵?

    “无论明军的这封信是否真心,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看着众人有所动心但又顾虑重重,小西行长厉声道,“我会立即修书一封回复李如松,就说我军即刻准备撤离,希望他给个方便,不要阻拦,否则大家同归于尽!今夜如果明军不阻拦,当然最好。”

    若是明军设伏阻拦呢。。。?众人心里不禁盘算到。

    见众将还有迟疑,小西行长怒道,“若是明军阻拦,那就杀出一条血路!怎么?当年那数百明军都敢奋力突破长庆门,杀出一条血路,尔等都是孬种不成?”

    是啊!那数百明军残部犹敢拼死一搏、突出重围,我军尚余近万人之多,有何何惧?更何况,现在东边的大同江早已冰封,人、马皆可直接踏过。至少,自己不会重蹈当年那支明军被迫背水一战的覆辙。

    想到这里,众倭将齐声道:“突围——!突围——!”

    见麾下的众将士尚存一战之力,小西行长多少舒缓了一下一直紧绷的神经。又信心满满地布置了突围的各军顺序和其他一些细节,待众将均步出大帐、回归所属各部后,小西行长才如同浑身散了架般,跌坐在马扎上,一脸的沮丧和疲惫。

    自明军出现在城外后就几乎一直没合眼的小西行长,这些日子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甚至好不容易勉强入睡了,也是身披铠甲,和衣而卧,屋外的任何响动都可能随时惊醒了自己。

    我。。。这是怎么了?小西行长不明白,当年那个跟随着太阁殿下东征西讨,醉卧沙场都可欣然入睡的自己,为何忽然像变了个人似的,寝食难安,夜不能寐。。。

    无论如何,我不能输!

    从一介普通商贩的子弟,一路出生入死,拼到了如今握有半个九州肥后国的大名之位,自己曾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即便未到四十岁便已身居大名之列,但是商贩的出身,也一直让自己被武士出身的加藤清正、黑田长政、福岛正则等几乎同岁的大名所讥讽。。。

    为了证明自己,自去年登陆朝鲜以来,首先杀上朝鲜国土的,是自己的第一军团;首先攻入朝鲜的王京汉城的,也是自己的第一军团;如今站在平壤第一线抵挡着数万明朝大军的,还是自己的第一军团!

    或许,自己证明的,已经够多的了。这一次,无论胜负,决不能让小西家的命运就这样终结于此!

    必须杀回去,活着回去,才有再次卷土重来的机会!

    沉思良久,又手握挂在胸前的耶稣坠链虔诚祈祷了半晌的小西行长,终于渐渐回过神来,望着帐外已经即将擦黑的天色,又想到了什么,随即转身朝着一旁的一个紫色身影到,“樱子,天一黑你便带领忍者众率先出城。一来,作为先锋,探查一下从此向凤山而去一路上是否有埋伏。二来,也去再次催促一下凤山的大友吉统,让他务必念在共同信仰基督的份上,早些来接应我军。有何情况,及时向我回报。”

    。。。

    两个时辰后,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站在长庆城门上披挂整齐的小西行长,犹豫着再次向城外东边望了望,黑漆漆的夜色里,什么也看不到。在那无边的夜色中,等待着自己的究竟是什么?是一路平静、直通凤山的逃生之路?还是磨刀霍霍、以逸待劳的伏兵?不仅身为主将的小西行长不清楚,残余的近万倭军,谁的心里也没底。

    派出的忍者众已经出城许久,如果真的有埋伏,也应该回报了。是没有伏兵?还是遇到了什么意外,无法及时回报?

    焦急地又等待了一会儿,小西行长终于下定了突围的决心,坚定地向一旁的传令兵下达了命令:“吹号!”

    “呜~~~~~”

    悠扬的倭军号角瞬间划破寂静的夜空,响彻整个平壤城。既像是召唤,也像是告别。

    胆战心惊地侧耳倾听了片刻,黑暗中,只能听到无数脚步声,紧张而焦急地想着长庆门奔来。望向城门下,无数还能走动的倭军士卒相互搀扶着,狼狈不堪地穿过城门,踏过早已冻结成冰的大同江,蜿蜒向东南的凤山奔去。

    听了一阵,也不见明军有什么响动,看来,李如松还算是说话算数,果然没有来难为自己剩余的这不到一万人的残兵败将。好吧,算你大明天朝还有些信誉。小西行长也随即下了城头,随着残余的倭军,一起向东而去,一直过了大同江,才回头继续督促着后面还余一半的人马加快速度,趁早远离数万明军的巨大威胁。

    而小西行长没有想到的是,明军主帅李如松,此时正在不远处的大同门城头注视着鱼贯而出的众倭军。更没有想到,李如松虽然答应了小西行长不对倭军“加以阻拦”,但却并未答应不来“送行”。

    在李如松身旁不远处,夏衍正指挥着一群匠人和士卒,点燃早已趁夜在大同门城头上布置好的几门大炮。。。

    “轰隆隆——!”寂静的夜色中,又是那令倭军肝胆俱裂的大炮轰鸣声!

    还未待小西行长作出反应,已冻结的大同江上忽然传来一阵充满恐惧的惨叫和哀嚎。

    惊慌失措中,众倭军也不知是否是明军追了出来,只是头也不回地向东奔逃,越来越多的倭军涌上大同江的冰面,抢着渡江,而惨叫声也越来越多。

    借着月色,小西行长依然看不清身后的江面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但耳中忽然听到的响声,却让小西行长瞬间大惊失色,甚至比那大炮的轰鸣似乎更为刺耳。

    从大同江面上隐隐传来的,竟是冰面开裂的声音。。。!

    “轰隆隆——!”随即,又从平壤城东南的大同门传来一声明军大炮的怒吼。

    再也顾不得许多,闻听到明军炮声的倭军众侍卫,直接裹挟上主将小西行长,仓皇向东而去,只留下身后江中,无数倭军近乎绝望的哀嚎。

    半数已经过江的倭军也实在顾不上那些掉落冰面的同伴,头也不回地跟着小西行长,一同向着东边狼狈地奔去。

    而掉落进江水中的倭军,大多也没有撑过一时半刻,随即便化为了一具具冰冷的尸体,伏在破裂开的江面上。后面尚未过江的倭军士卒们在慌张中还想继续冲过江,但是前方无数瞬间陷落的身影,和几个经验丰富的倭将的及时喝止,终于惊醒了众人。

    举着火把,终于看清那些掉落江中,被寒冷刺骨的江水瞬间冻死的同伴尸体,仔细看去,甚至还能明显地看到那瘦削的脸上冻出的一层厚厚的冰霜,后面的倭军再也不敢涌上前。在几个留在阵后的倭将带领下,开始退回大同江西岸,沿江向北绕去,直到完全避开了来自大同门的明军炮火,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渡过了江,紧紧向着东边的小西行长追去。

    谁曾想到,当年横扫千里、不可一世地踏入平壤城的倭军第一军团,也会有如此狼狈的时刻。

    而大多数本打算跟着倭军一起逃亡的朝鲜降军,一听到明军开炮轰破了大同江冰面,一部四散奔逃,不知所踪。还有不少朝鲜降军士卒,见倭军也已自顾不暇的逃亡,则干脆转身奔回了平壤城,直接主动赶去向明军投诚。

    从那威力骇人的大炮声中,不少朝鲜降军早已看出一日之中即攻破平壤城的明军,和倭军之间的巨大差距。就如同去年势如破竹的倭军与承平日久的朝鲜官军的差距一样。在这么跟着倭军混下去,肯定也没好果子吃,还不如趁早投降。早些换到胜利者的一侧,兴许还能跟着喝口汤。毕竟是天朝上国,兴许就放过咱们这些“主动”投诚的士卒们呢。

    果然,一进长庆门,没走多远,就碰到了不少手持兵器、全副武装的明军在严阵以待。

    “哗啦啦——”手中的兵刃丢了一地,朝鲜降军们立刻伏倒一片,在几个略通汉话的士卒带领下,不断大呼“大明万岁!大明皇帝陛下万岁!”竟响彻半个平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