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小说网 > 古墓惊魂录 > 第一章 谋划

第一章 谋划

设计小说网 www.shexs.com,最快更新古墓惊魂录 !

    无论古今,风水都备受推崇。

    《葬书》有云:葬者,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入内,以荫所生之法也。

    也就是说,埋葬要选择有生气的地方,即所谓风水宝地,有生气才有万物。人是气的产物,人体骨格就是气凝结而成。

    人死了,气也散了,仅留下了一副失去生机的尸骨。如果尸骨埋葬在有生气的地方,就会枯骨逢春,灵魂得到升华。

    所以,古人选择陵墓,都找风水宝地。

    我的祖爷爷水潭清是一名风水先生,风水先生最大的长处就是给人看风水,同时,我的祖爷爷水潭清也做兼职,那就是兼职盗墓。

    这份兼职远比风水先生的收益高,危险系数也增大。不要觉得能增大的都是好东西,有时候大的未必就好,比如着危险系数。

    民国三十年,即一九四二年,中原地区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饥荒,大江南北,灾民无数,饿殍满地,大批的流民四处乱窜,最后都饿死在路上,几乎死得路断人稀,吃死尸,杀活人的惨剧屡见不鲜。

    有的人为了活下去,选择了吃死去的人的肉,但养活自己之后,又被别人杀了吃掉。吃人的人最终还是被人吃掉。

    那一年,我的祖爷爷水潭清一家也在受灾之列,当时我爷爷兄弟几个尚且年幼,因为饥荒,全都饿的两眼发昏。

    没有东西吃,也不敢出去,生怕走出去被别人吃掉。

    那时正值日本鬼子进中国,战争在中国的土地上,无疑是残忍的,残忍有时又是说不出口的。

    虽然祖爷爷家的灾情并不严重,但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家人饿死。为了生计,祖爷爷决定,再次操起盗墓的行当。

    虽说盗墓违背道义,但当时的形势已经不允许讲道义,命都快没了,还讲什么道义!

    道义,你他娘的算个屌毛!

    于是乎,我的祖爷爷水潭清便纠集我的三舅老爷,开始了新一轮的盗墓活动。

    饥荒年代,有钱都未必买得到东西,敌占区的日本人到处抓壮丁修炮楼,致使很多的壮丁都外逃了,汪伪政权也不管人民死活,继续与日本人媾和,国民政府也是不管不问,至于当时的红色政权,比闹饥荒的还困难。

    作为平民百姓的水潭清一家,并不关心国家大事,而是想方设法怎么存活下来,养活一家人。

    于是他和我的三舅老爷一起,谋划着去盗掘古墓淘明器,换钱养家。

    在那个万恶的旧社会,这也实属无奈之举。

    有啥法呢?谁不想坚强的活下去,谁不想打倒土豪、打倒劣绅?

    水潭清这次盗掘古墓的地点是十五里外的谷堆村。谷堆村是秦末楚汉相争,刘邦在望山率将士兜土堆起的两个高谷堆,所以就依照谷堆这个名字这么叫了。

    但后来却发现,刘邦兜土堆起谷堆只是一个传言,而谷堆的真正建筑是汉代的一个诸侯王的坟墓,凸起的土堆乃是坟墓的封土,知道这个土堆人又称之为王爷坟或者王陵。

    王爷坟、王陵,顾名思义,就是诸侯王爷的陵墓,其建筑规模仅次于历朝皇帝的陵墓,但具体是那个诸侯王的,没有依据。

    水潭清与老三一起决定倒一斗。

    在倒斗之前,水潭清事先对谷堆作了一番调查。

    除了望闻问切,水潭清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查看那里的风水。

    风水无论何时都是一个非常具有诱惑力的话题。

    在古代,特别是汉唐以后,上自帝王宫室、陵墓,下至官署、寺庙和民宅,在选址和营建过程中大多都深受风水理论的影响。

    最初,风水只是古人寻找墓地时使用。

    它的理论就是根据《葬经》:葬地内有生气,生气可以带来福音。

    而生气在地里是流动的,遇风吹就会失散,遇水流拦挡就会停止不动。

    故而,古人寻找墓地,都是选择生气凝聚的地方,即风吹不到、有水流可以阻挡它流动的宝地。

    古人选择陵墓的方式遵循了风水秘术。

    一般而言,要四面环山,左右和前面有水,山水要曲折且富有变化。龙、穴、砂、水,一样也不能少。

    龙即为陵后的山脉、穴是陵墓中安放棺椁的地方、砂乃陵寝风水格局中龙以外的其他山脉)、水便是河流之间的相配关系。

    墓葬若是遵循这种原则,那无疑是一块风水宝地了。

    而水潭清要去盗掘的这座古墓不知是何年代,也不知地下墓室结构,盗掘起来会很麻烦。为了能直达主墓室,他决定把这里的风水查勘一遍。

    水潭清事先来到一处高坡上,他登高远眺,向南望去,只见脚下平川似毯,尽收眼底,是为坦夷之地。望北看去,却见北边有两座山丘,重峦如涌,万绿无际。日照阔野,紫霭缥缈。真真是山川壮美,景物天成。在土堆的东、西两向各有一泓碧水,波光粼粼,缓缓流淌,形似一个完美无缺的金瓯。

    其形势上,翻身顾祖而结穴,形成“宛转回龙似挂钩,未作结穴先作朝,朝山皆是宗与祖,不拘十里远迢迢”,正好应了风水上的回龙入首格。

    水潭清看罢之后,心中已有计较,这端端的是一块风水宝地,只不过现在的封土堆已经被人取土挖的千疮百孔,而且封土堆上的图层明晰可见,显然是在之前经过夯实的。

    这无疑就说明了,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葬在这里的应该是一个诸侯王无疑了。

    水潭清在这片土堆子旁边看了一会儿,发现这里的土质很不一般。

    寻常的土质皆是颜色和成分比较统一的颜色,没有其他杂质,比较纯正,而这里的土质明显的经过混合,貌似还经过特殊处理过,另外还有人为翻动的痕迹。

    他断定这里很不一般。

    于是,他在其中一个被掏出洞的地方捻了一点土,放在嘴里尝了一下,发现土中有微微的甜味儿。虽然甜味不明显,但是他知道,土质能有甜味,那就更蹊跷了。

    他心中疑惑不已,这是一座墓葬无疑,但这墓葬究竟是什么时候的,单凭土质,实在难以辨别?

    按照经验来说,水潭清很明白,土中有甜意的是用糯米汁调和的三合土,这种土是粘土夹杂碎石,也有只用粘土筑成的,其坚硬程度与水泥差不多。

    对于这样的古墓,若是想盗掘的话,恐怕要费一番周折了。

    而且,能用得上糯米汁浇灌的土质多是元末明初的墓葬,也就是说,眼前的这座封土堆有可能是一个明代王爷的墓葬。

    水潭清思考,如果想盗掘的话,肯定不会容易。但为今之计,也只能啃一啃这一块硬骨头了。他决定了,不管有多难,都要盗掘这个墓葬。

    不然,一家老小的姓名就要在这饥荒之年报销了!

    就在他专心想这些事儿的时候,突然一坨鸟屎落到他身上,他抬头一看,旁边不是太高的一棵树上,有几个鸟窝,窝里尚有黄口鸟儿。

    水潭清真想把这几窝鸟给连窝端了,但他却没有。

    古人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专注盗墓的事儿才是水潭清的王道。

    他之所以选择盗墓,是因为在以土葬为主流的古代人们,讲求视生如视死,坟墓虽是人生的最终归宿,但也想享受省钱的锦衣玉食。

    故而,古人在死后,都会埋葬大量的随葬品入地下。这些随葬品数量惊人、价值不菲,随便倒出一件,拿到市面上,都能卖不少大洋。

    有了大洋,就能买吃的东西,有了吃的东西,就能安稳的度过饥馑之年,保全家人性命。

    对于大多数古代权贵而言,无论其生前是享受着荣华富贵,还是过着屋无片瓦、地无三分的贫苦生活,都会死去,被埋入冰冷的地下洞穴,也都会留下几件随葬品。

    而那些生前享有特权的贵族阶层,除了梦想在地下世界安息,还想继续过那种骄奢淫逸、钟鸣鼎食的人间生活,所以,他们在生前就为自己建造了气派的陵墓与豪华宽敞的地宫,并安葬大量的随葬品,目的是为了死后能到另一个世界,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然而事实上,这样地想法并不一定能实现。生前美好的心愿和布置的如意算盘,死后并不总能如愿。

    有时恰恰相反。

    有的人埋入地下没有几年,随葬品便被盗墓贼盗掘一空,甚至连骸骨都扔的到处可见。

    水潭清看过了这个墓葬,不知道是否曾经被人盗掘过,就算被人盗掘过,他也要滤一下坑。

    于是,他与他的小舅子,也就是老三,开始了盗墓养家的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