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小说网 > 大明宗室 > 第五百九十七章 日新月异

第五百九十七章 日新月异

设计小说网 www.shexs.com,最快更新大明宗室 !

    正月十五夜,西京满城点缀着一排排,一串串装在红纱灯笼电灯照耀下,满城红彤彤一片,如似火烧。

    无数关心朝政的士子、官员等待着子时过后的报纸。

    平安坊,从九品坊官与正九品市正领着警役视察街道,狂欢之后的街道上临街人家打扫着街面,也有醉倒在街道的醉汉充当障碍。

    回京述职的张溥走在街道上,外罩皮裘大氅,左腰挂剑,右手握着一瓶酒,不时抿两口,哈着白气。

    他家资已经破百万,在穷山恶水当知县,为了政绩指挥家里人来本县投资,三年下来砸下去的钱回本不说,还多了一处别产,本人又有了政绩,可谓两全其美。

    这种模式在现在官场很是流行,张溥总觉得不妥当,感觉这是变相的侵吞国资。担心长此以往下去,官商体制会臃肿成为恶疾,而那位皇帝的手段……

    可人对官位、财富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张溥虽说能算是知县一级最有钱的人,可总觉得自己会成为最有钱的中枢大佬。

    最恐怖的就是国朝发展不畅,皇帝没有肥羊可杀的时候对官员动手。

    老一辈的官员与皇帝的关系,与新一辈官员与皇帝的关系是两码事。

    皇帝还是皇帝,可老一辈官员与皇帝有袍泽之情,也都是天启朝的同僚臣属,很多事情老一辈官员可以与皇帝私下交易。

    而新一辈的官员,皇帝就是皇帝,臣子就是臣子。

    有那么一句话叫做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三纲五常中的典型名言。

    可现在南方复社在张溥离去的这三年,基本上再次分裂,各种新奇学说让人目不暇接。比如现在备受鼓吹的虚君实相,归权于天下人的说法。

    他很担心这股风潮席卷朝野,换来皇帝的激烈反弹。

    到时候他这个已经远离南方士林的名义上领袖,又家资充沛,可能会被皇帝一刀砍了。即使皇帝不计较,他也相信奉先党的人不介意杀鸡儆猴。

    和所有中下层官员一样,张溥非常关心梅之焕、徐卿伯这一届相府的根本大策。这关系到朝廷的风向,若风向不对,他恐怕今后连个安稳觉都难有。

    呼着酒气,张溥坐在无叶树荫下的长条椅子上,拢紧领口戴上斗篷,等待着张贴新的五年大策。

    新的五年大策已经在去年腊月二十八夜里确定,维持强铁策、建设策、兵役策不变,新增虚州实郡制度革新大策、教化大策两条。

    过去十年激烈的清洗政策,导致中下层官员受损严重。老资格官员渐渐年老,国朝缺乏大量有资历的重臣充任地方督抚是一个原因,国朝疆域越来越大是一个原因,所以大面积裁撤督抚、总兵成为一种趋势,也是朱弘昭所推动的一件事。

    老资格、权威重的官员实在是太过掣肘,这种掣肘不是施政过程中给中枢添麻烦。而是朱弘昭做什么都要顾忌这些老头子,手握一省、数省军政大权的老头子,不能随意得罪。

    所以维持着君臣同心同德共同中兴的局面,这种局面朱弘昭很累。就是他不想做什么,也要常常顾虑这些老头子的想法。

    加上督抚、总兵本来就不是制官,是钦差身份,所以逐步革去也是名正言顺的。制官空缺,相府可以按照制度补充。钦差性质的官位,朱弘昭这个皇帝不任命,相府也没法子。

    现在推行虚州实郡就是效仿两汉,为的是进一步增强君权、增强中枢掌控力,削弱地方权威。这是大局所在,没人敢反对,否则就是与中枢做对。

    两汉的郡守等于现在的知府,按照汉朝的说法是年俸两千石,而州刺史则是六百石年俸。刺史,刺就是刺探的意思,干的就是到处溜达揭举纠察地方官员的差事。与手握军政财大权的州牧比起来,简直就是女人和男人的差别。

    督抚制度比州牧比起来还要过分,手握军政财大权的同时,一些厉害的人物还能掌控下属御史将监察大权握在手里。除了不能封官许愿外,与割据诸侯没区别。

    所以内陆的督抚必须逐步废除,在这个基调上,逐步将省三司权威降低,改为中枢、府、县三级垂直管理,自然中枢权威大涨,还能压缩大量官位。

    代价就是中枢团队要爆炸性膨胀,原来是通信条件限制,中枢有再多的官员也隔得远远无法精确调度府一级,为了不出篓子只能给地方放权,组成省一级衙门分摊政务,自然也分摊了中枢权威。

    如今宫里都装上了电话,各省都与中枢接通电线可以进行电报联系。五年时间足以将电线接通各府、各县,所以中枢对地方基层掌控力大增。

    如此一来,中枢官员编制再大,也都是有事做的,不会因为人多而没事做形成臃肿的冗官。将拦在中间的省一级衙门削权,自然也不会出什么治理问题。

    省三司今后存在的意义还在于监察,不再直接干涉各府政务,给府一级更高的自由度,进行解捆。

    虚州实郡政策中,对府下面的州、县进行重新规划,县就是寻常的县。此前州有散州、直隶州,小一点的散州就是一个县,直隶州稍稍低于府,却归省布政使司直属。

    直隶州自然比散州高,各个方面的地位仅比府低一些,因为辖地太少不适合升格,才有了直隶州这种建制。

    现在州还是分为散州与直隶州,以经济、交通重要性来划分,一大批州将会降格为县,地处交通要道,经济发展好,物产充沛的县将升格为州。

    虚州实郡政策是对现有体制的一次大整顿,方方面面都有涉及。所以新的五年内不会有太大的动作,为的就是平平稳稳完成改制,并修正。

    其中卫所制度也有改动,现在的卫所就从事三个方面,第一是老本行屯垦,作为屯垦建制大面积铺设在边塞,新归附区域。因为皇室统军政策,卫所屯垦在哪里,皇室就控制到哪里。

    第二是布置在铁路、公路沿线,充当护卫、修理单位,兼附屯垦自足。

    第三是罪囚充军的卫所,专司各处矿场劳务,给皇室挣钱。

    现在赋予卫所更多的职能,以有功退役将士充任,并不隶籍军户,只是编制在卫所做事。省一级设立一个卫,府一级千户所,县一级百户所,乡镇、市肆所在设立派出所。这一类卫所称之为治安卫所,兼具护林、护道、防火、防盗消防权职。

    同时罢免地方保甲训练乡勇、团练的权力,夺走地方宗族掌控武装的正式权力。治安卫所待遇等同于警役,不世袭,只从本籍退役军士中补充。补充前,这些退役军士要在省一级都司衙门、按察使司衙门进行训练专业技能。

    皇权正式下乡,延伸统治触角,进一步增强统治力。

    这是对警役部队进一步的分权,原来没有那么多退役军士时,各省警役部队有限。现在退役的警役部队数量已经超过常备军,这还是压缩的结果,不少军士退役后只是转入后备役,没有编入警役。

    庞大的警役编制编满后让朱弘昭有些担心,袁可立这一届结束后,他就磨刀霍霍找好欺负的新国相梅之焕进行拆分。

    虚州实郡大策,自然是次相徐卿伯的手笔,也主抓这一件事。

    梅之焕主抓的则是教化大策,在国朝原有的士子教书提升功名制度的基础上,将这一条制度扩展,完善,鼓励更多的士子参与教化,最高奖励则是授予恩进士功名。

    相对于更改国朝根本的体制改革,梅之焕的教化大策只是小家伙,力争在任期五年内在各府设立公立大学,招收童生功名的士子,分科会更为复杂,为国朝培育更多更全面的人才。

    这年头儿,其实考个童生真的不难,就是做填空题罢了。真正难的在于考秀才,堪称体力劳动,要题海中扑腾。

    至于考举人要看运气,考进士就更容易了。

    所以士子教书提升功名,只要就是给秀才一级开放绿灯。至于鼓励童生级别进行教书,这种政策一直就有。

    从秀才开始就能免税两石,免两人徭役,虽然这条嘉靖二十四年制定的福利已经免去徭役福利,可免税两石的福利依旧存在,免去的就是多出来的。

    可真当考中功名就能安安稳稳当地主?

    大明朝没有那么仁慈,很多穷秀才富举人不是白说的,不仅是举人有做官的权力这么简单。而是考中举人后,你不想当官就可以回乡安安稳稳经营产业,因为只要不犯错这个举人功名能用一辈子。

    而秀才、童生则要年年考,考不过去会剥夺参考更高一级功名的机会,还会以不治学业不务正业之类的原因,革除原有的功名!

    老秀才还有向上拼搏的机会,地方学政也会给这些老秀才机会。而老童生基本上就没机会考秀才,考秀才是体力活,体力、毅力不行,真的在考场上撑不住。

    所以童生人到中年,年年要考试不说,还要在学政安排下,分摊到各个乡村负责教书。教书就是童生的政治任务,也是另一条改变子孙命运的渠道。教出一个进士学生来,反哺之下儿孙也有个富贵。

    现在梅之焕主抓的府一级大学,就是给童生机会,毕业后给与这些人秀才身份。

    自然,儒学一科能毕业的童生,自然也能考个秀才,所以屡试不中的童生想在大学里拿儒科秀才,与考秀才难度是一样的。

    各种分科,才是这些不适合考儒科童生的晋身渠道。

    ————入秋了,诸位保重身体,很不幸,咱中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