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小说网 > 大明宗室 > 第五百九十章 调兵遣将

第五百九十章 调兵遣将

设计小说网 www.shexs.com,最快更新大明宗室 !

    中正八年正月十六,新年朝会。

    按例百官进了贺表后,开始新一年的财政回报。

    户部尚书毕自严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工作拼命加上脾气不好,岁数也摆在那里。现在提笔批字没问题,可没力气长时间、中气十足的念单子。

    今年由次相崔呈秀做财政规划报告,除去国库两千万积存款不能动外,三千万砸入南洋外扩战争,户部国库里还有一亿两千万的款子。

    此前六年基本上有多少钱就办多少钱的事情,一度周转赤字不得不借皇室的高利贷。如果可以,朱弘昭宁愿每年都给户部借五百万,连续砸个十几年,光利息就能够皇室吃好久。

    可这帮老头子长记性了,前年查抄天下大族导致国库、赋税暴涨。手里有了大笔闲钱,所以满足建设所需后,就有了不少的余额。

    现在毕自严就三个心愿,第一是再活两年撑到下一届,捞个伯爵回家;第二就是活到南洋战事结束,拿到战争分红;第三就是在任期内开官有钱庄。

    皇帝的钱庄变着花样到处开,可就是不允许户部在民间开钱庄,实在是让人难受。放着那么大的财源,就是不让插手。

    李邦华的西夷之行带来了很多的资料,包括西夷人的钱庄制度。钱庄运营的好,就是很来钱的东西。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开钱庄,皇帝独霸后还不让其他人开。

    可皇帝的理由也是很充足的,用国库公资开钱庄,这就新开了一条公资外流的渠道。控制这条渠道的又是官员,绝对会有公资贷款给官宦子弟发家致富的事情发生。说的严重了就是损公肥私,是官商勾结,是贪腐。

    所以各处有皇室的种种不同牌子的钱庄就好了,用不着朝廷户部再插手。

    崔呈秀的口中,户部在此时有闲钱一亿两千万,另有三千五百万石粮食。这些都是可以调用的,不在最低库存期限内。

    其中粮食自然要全部砸到工程用度中,另有七千万用来收购明年南方的粮食。等于转手一圈砸到了北方。

    余下的五千万,就是工程款。至于官员俸禄的支出之类的,都已经扣除了。这就是今年相府能花掉的钱粮额度。

    户部报完今年的预支、工程项目和工程进度预期后。轮到法司代表皇帝、天下人开始验收去年的预算、工程进度。

    现在的朝会永远只是走个过场,真正的事情早就谈完了。就连下面犯了事情的人都早早处置了,现在就是把问题摆出来,做个正式记录。

    各党的争斗就集中在两个地方,第一就是争政绩,争那种容易出政绩的位置给后辈;其次就是给自家小一辈争财政、政策倾斜。

    比如前年张溥下放甘肃武山知县,就给他争到了果林税免三年,加速修建武山周边官道的政策。

    至于在现在的这位皇帝面前争下一届相府的执掌权,真没几个人有胆子这么干。努力表现自己,竭力奉公完善自己的形象,才有可能接掌下一届中枢大权。

    至于高层内斗将政敌往死弄?

    也没人敢这么搞,鬼知道弄死一个老家伙,这老家伙会拉多少人陪葬?

    现在的高层大佬,可都是万历中后期以来的党争核心、风云人物。不动弹还好,动一个,扯出一大堆的陈年烂账见不得光的事情,绝对是一死一片。

    高压政策让官员表现的很乖顺,可朱弘昭知道,保持现在有制度,以后换皇帝了,这帮人的尾巴就能翘到天上去。

    因为治统,名义上在相府。

    他这个强势的皇帝落幕后,相府将是极为强势的存在,今后皇帝不一定能压得住。

    他能做的就是执掌好将府,将一个可靠的将府传承下去。同时,尽可能不激化君臣矛盾,努力让自己活的更长。

    或许,他觉得自己应该关起门来学嘉靖皇帝炼丹。

    想要嘉靖死的官员太多了,嘉靖宅在宫里一门心思炼丹,可能人人都在想这老东西今天不死明天也就快了……

    都盼着嘉靖自己将自己玩死,结果一个个在期盼中被嘉靖拖死、玩死。一个炼丹、吃丹的人能执掌皇权四十五年,朱弘昭有些不相信,因为这不合理。

    唯一的解释就是嘉靖这个老混蛋在玩票,摆出一副炼丹想要被仙丹送上天的架势,迷惑了所有人,给了所有人希望,又将这些人拖到了绝望……

    奉先殿里,相府、法司的事情忙完,轮到将府了。

    秦良玉念着:“此番南洋战役,将会出动内外两个方面军,内方面军以两广、福建、台湾四省现役组建,包含四个戍卫军团,以及六韬军团、青州军团为核心组建。”

    这是六韬军团第一次在战争中扩满,直接就是六个旅,十九个团,比飞熊军团还要大。论兵员等于三个戍卫军团,或两个标准野战军团。

    “内方面军设立平蛮大将军幕府,以杨肇基为平蛮大将军,大都督,驻节广州,节制各路,总督战事进展。”

    “调四川巡抚秦朗为平蛮大将军幕府长史,节制参军、后勤、典军三司,总筹各路军资器械。”

    “六韬军团主将刘良佐掌平蛮副将军印,司前军诸事,节度三路兵马。”

    司前军诸事,就是前线总指挥,实际掌兵权高于杨肇基。

    “青州军团主将刘高旭掌平蛮左将军印,司后军诸事,节度后继三路兵马。”

    “调将府检校大将军贺虎臣为平蛮右将军,驻节广州协同平蛮大将军司理军务。”

    “兵部左侍郎高第加派两广总督,总筹警役、运输诸事。”

    除了杨肇基外,其他要出战的将领、文官,一个个出列上前。

    秦良玉将折子拉的更长,继续念:“外方面军,以南洋水师军团左右两舰队,北洋水师琉球舰队编为前锋舰群,以封锁南洋、协同运输为要务。后续升格镇远舰队为镇远巡洋水师军团加入外方面军序列,主将空缺。”

    “大将军陈策加讨蛮大将军印,大都督,驻节香港岛,开幕府,执掌外方面军。以罪官谭昌言为讨蛮大将军府长史,掌外方面军之参军、后勤、典军三司。”

    “另,抽调瀛洲方面第三、第五船帮协助南洋战事。同时,两年内组建海运第七、第八船帮。”

    合齐折子,殿中抵达的出征序列人员能到的都站在前排。

    秦良玉看向法司班列,问:“钟公,将府如此安排,法司这里可有疑问?”

    对于军事规划法司不管,只要别把张献忠这类屠夫摆在台上就行。法司就管典军司、以及军务周转程序正确性,还有战争缴获统计、分配工作。

    钟羽正摇着头:“皆乃当世名将,国之柱石。法司这里,无异议。”

    秦良玉又看向袁可立:“袁公如何看?”

    袁可立白须抖着,道:“贺虎臣精擅水战,不妨调归外方面军。”

    秦良玉还没开口,何冲就开口了:“袁公啊,贺将军的确干过海防差事,在将府中对海事方面也多有建树。可此一时彼一时,十年变化,贺将军恐怕不适应指挥现在的海战。大将军陈策精熟水战,只比北洋沈老将军,定远严大将军差一点。这一点,袁公应该赞同吧?”

    陈策抓着青州卫一手扩编为青州水师军团,虽然一直在内河操训,打的也只是水匪小毛贼,可在水师建设、资历上,的确是国朝第三。

    至于海战指挥能力,真的不好说。不过朝堂上,资历就是一切。

    真的撇弃资历玩什么能者上不能者下的东西,多少老头子会被更年青的人取代?

    再说了,镇远军团即将扩建,砸两千万搞出来的新型水师军团,怎么可能交给外人?

    镇远军团扩建所需的战舰还在船坞里躺着,很多战舰还存在于设计图纸中,这个军团的功能也存在于数据推衍,可他的强大之处却是将府上下清楚明白的。

    现在编入作战序列空缺主将,就是等战事进行到一半,推出自己这边立功的老人接掌这东西。若把贺虎臣塞到外方面军,以贺虎臣的资历第一会影响陈策,第二会威胁到镇远军团扩建后的指挥权。

    只能就爱那个贺虎臣先打发下去,免得后面镇远军团扩建后争抢指挥权。现在袁可立要给贺虎臣争权,何冲所代表的宣大老人怎么可能答应?

    何冲的反弹过于急促、激烈,直接否决袁可立的提议。

    袁可立其实也不在意镇远舰队的归属,贺虎臣虽然是登莱系的,可登莱系必须在他袁可立死之前瓦解。不然会像秦家那样被清洗中下层,还会影响到袁枢将来执掌相位。

    他就是顺着本心说说,在何冲这么心急火燎的态势前,也就点头默认了出军配备,不再言语。

    见三司该忙的也都忙完了,朱弘昭道:“如今军力配备完成,朕就说说雀洲方面的事情。田尔耕在西瀛省做的不错,也到了卸任述职的时候。相府、法司方面联合接受述职,若无问题就转交将府,将府方面若无异议,就让田尔耕当雀洲总督,节制两省警役、屯垦、卫戍诸事。”

    谁敢让田尔耕述职出问题?

    瀛洲那边死了近两千万人,这么大的黑幕让他渐渐淡出视线就好。所以田尔耕只要别做太多的混账事情,妥妥的能过关。

    至于将府这里,田尔耕在西瀛省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再说皇帝的面子其他衙门还可以稍微顶一下,给将府十个胆子也不敢违背皇帝的心思。

    只要现在的皇帝还活着,将府会非常的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