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小说网 > 大明宗室 > 第五百四十六章 新任千户

第五百四十六章 新任千户

设计小说网 www.shexs.com,最快更新大明宗室 !

    强铁策、兵役策、重农固本策三条大策勘定,也是需要长时间施行的。余下的时间先后又选出户部的本金新钞策,与海渔策。

    下一届,上述三策基本不动摇,这是需要长时间施行、重视的根本国策。

    在一片议论、哀怨中,七月十二这日,史可法穿着锦衣实职千户按例赐下的麒麟服,来到了锦衣卫亲军都督府。

    同知刘侨作为引路人,乘坐马车领着史可法来到南外城米市大街旁的一座军营营区后门。

    “宪之,北镇抚司第六千户负责的是外事边情,以辽东四省、朝鲜、瀛洲二省及琉球藩属为主。下属六名专管百户,另有三名负责人员安排,钱财物资,以及对外善后事宜,最后一名百户负责对内护卫差事。下面的事情,宪之上任后潜心研究旧档,也就弄明白了。”

    “两员副千户,何九坐镇旅顺以承中转,这位来历神秘,本官也不知什么来头,不要去得罪就好。另一员副千户杨天石,负责第六所人员选拔事宜,原来是东厂刘廷元的人。现在东厂缩编,就来了第六所。”

    “平日里,宪之就在米市营坐堂办公,与营中将佐没有必要不要接触。将府那里,不太满意卫里在军营设点,少接触就对了。”

    史可法还是很尊重刘侨的,毕竟某种意义上来说,刘侨也是东林人。

    静静听完,心中大概有了个谱系,问:“刘同知,杨天石可是也在营中奉公?”

    刘侨摇头:“去代州振武卫选拔良家子了。要为西狩做准备,卫里缺人手,已在山东、北直隶等地选过一批丁壮。现在十四所要在山西代州、宣大、陕西各卫分片选拔适龄、身世清白的军户良家子。”

    见史可法疑惑,刘侨解释道:“南人靠不住,多能说会道。在厂卫做事,第一要人可靠,第二是嘴可靠,第三才是本事可靠。”

    史可法苦笑,皇帝怎么会觉得他可靠?感觉,应该是一次试探,给他犯错的机会,看他怎么做。

    见他苦笑,刘侨也苦笑,论籍贯他这个楚人也是南人范畴之内。

    可南人能说不能干的形象,在东林一个个能说破天,却集体团灭的背景下,再加上宣大、齐鲁武人主导的朝廷焕发中兴契机,别说北方士子翻身诋毁南人,南方士子也有些抬不起头来。

    更深的层次还是可靠不可靠的问题,别看厂卫高层还是天启老人,只是皇帝收编后没有动手罢了,下面的千户、百户具体做事的人,都已换了一茬子。提督厂卫的曹少钦虽然不在中枢,可这枚大印还放在司礼监。

    其次,厂卫多选拔北方军户丁壮补充自己,不选拔南方也有客观原因在。

    南方是腹地,军事戍卫性质的卫所本来就不多,而人口繁衍又经济繁荣,为了收税及方便治理,一些卫所就被裁撤迁移。最典型的就是弘治十年时太仓卫更易为太仓州,改名为镇海卫迁到了福建。

    将史可法送到地方,刘侨便径直前往梅楼。

    在马车里换了衣服后,从后门而入直驱六楼。

    这里,杨衰也懒洋洋躺着,梅楼这地方最是让人骨头酥,来了就犯困不愿费力气。

    “人送过去了?”

    杨衰听脚步声就知道是刘侨,闭着眼睛,享受亲信扇来的凉风。

    刘侨给自己取了一瓶酸梅汁,拧开木塞饮一口:“送去了,主子爷怎么就看上了史可法?”

    你也配叫主子爷?

    杨衰心里冷笑,面容一如既往的平静,幽幽道:“谁知道主子爷怎么考虑的,兴许重《春秋》,史可法这名字好听。”

    刘侨点头,不只是认可杨衰的猜测还是旁的什么原因,将史可法拉入锦衣卫,是杨衰的提议,他们报上去后,皇帝竟然答应了,这让刘侨非常的想不明白。

    也让他知道,哪怕田尔耕、曹少钦不在,卫里的事,能拿主意的也只有一个杨衰了,与他刘侨没关系。他本就做贼心虚,很想弄明白关键。

    毕竟,他与史可法背后的一系列人有不错的交情,弄清楚史可法进来的动机,也好做应对。否则若是个鱼饵,亲近上去被名正言顺的给收拾了,他找谁哭去?

    咕咚咕咚再饮两口,刘侨问:“督公,现在开始?”

    “再等等,不急。”

    杨衰假寐着,良久后瞥一眼一旁摆钟,道:“一刻后,放鸽子。”

    拉左光斗的学生进入锦衣卫,还很大方的给一个实职千户,不让史可法在朝中大员面前亮亮相,怎么能对得起这一个千户位置?

    米市营,典型的新式营房。

    如同一个‘目’字,空出三片操场,其他地方都被三层六角楼圈起来,最外围还有一圈围墙,围墙顶端种植荆棘。

    负责本所上下、军属安危、保密工作的百户自号喜童,连史可法也问不出真名是什么。

    领着史可法巡视各处,有专属武库,展现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给史可法看;然后是伙房食堂、居所营房、澡房茅厕都领着去转了一遍。

    “楼房与平房不同,为增强坚固性与防御能力,少用木材梁柱,故而隔墙多了些。千户有单独小楼,若有家属还请一并迁来,免得被人要挟。”

    喜童指着一座小楼道:“那便是千户的房,除了三代亲属能入住外,其他仆从侍女一律不准。洒扫事宜,会由所里招军属健妇定期来做。家中子弟有求学的,每日早晚有马车运输。”

    史可法感觉自己被当土包子了,笑着说:“本官此前在行人司做事,官舍内也是如此章法。不知道,这里可有自来水?”

    喜童露笑:“既然千户知道规矩,那下官也就不费事了。水有,因千户身份尊贵,配了澡房。”

    说着,上下打量史可法体形,喜童道:“千户即来了卫里,那就是卫里人。卫里不论是坐堂的,还是外出办差的,都有一些小规矩。主子万岁爷不喜欢臃肿的,原来的张千户年中体检时,超出限额三斤,就打发出去了。下官的意思是,每日一早集训时,千户别错过了。”

    史可法眨眨眼神情诧异,不相信一个威名赫赫,让无数人诅咒的千户滚蛋,竟然是因为体重的原因?

    见他这模样,喜童也不怪异,解释道:“我等是天子亲军,体态臃肿如何为主子爷跑腿做事情?富贵相,遭人厌。”

    然后领着史可法来到本所操场,指点介绍着各处教头及所擅长的东西。

    史可法眯眼看着,宽三十步,长约七十步的操场上,约有六个队三百余人,人人装备不同,有的纯粹就是一条四角皮裤在淤泥坑里打架。

    “本所在江北还有一处训练场,千户若感兴趣,闲暇轮休时,也可带着家中子弟训练骑术或打靶。”

    十四个千户所没有业务上的重叠,操训方面却是大同小异,之所以各自都弄训练场原因也简单,纯粹就是借南巡时辛丑逆案的威风在圈地。

    “待儿郎们操训完毕,千户可寻一伍作为护卫。”

    喜童说着,就见操场上旗官对他打旗号,一愣,扭头去看鸽子房,七八只鸽子扑扇着翅膀先后落在楼顶吃着稻谷,一个个被罗网扣住,鸽子房里的人涌上去。

    “可有什么事?”

    史可法觉得稀奇,若十四个千户所都如此操训,由小知大,由一处可知各处,难怪当初老一辈人几乎是毫无反抗的举手投降,引颈就戮。

    锦衣卫如此,那军中操训之严格可想而知。

    前辈们不是不想反抗,而是知道反抗毫无意义,只会遭来更猛烈的报复。

    “大事情,千户速随下官到鸽子房。”

    说罢喜童双手撑着操场围栏就翻了过去,史可法看着喜童背影试着翻了翻,一跺脚,只能低着头钻出去。

    鸽子房,一楼。

    味道比较大,大约七名校尉在办公,有的在按照密文规律对要发出去的密令进行加密,有的则正在解密。

    史可法来到喜童边上,面前校尉将一份份密文重新排序,删除两份重复的密文,排好后提笔,开始翻译:“经证实,六月二十三,第六船帮,琉球海域西三百里,鹿儿岛南七百里,遇风暴……覆……没……”

    喜童双拳搭在桌上,捏紧:“继续。”

    “船一千二百条,运军水手七千四百人,十不存一。一应救灾物资,多为大风骇浪所毁。船帮大管事徐寿抱船沉海,北洋水师佐军将赵广恩,自刎谢罪。”

    这校尉说罢抬头,指着密文末尾一排红印道:“头儿,琉球、登州、济宁、徐州、南通州、镇江一线印鉴,俱在。”

    “誊抄一封正文。”

    阴着脸下令,喜童扭头看向有些走神的史可法道:“千户,用印吧。制折后,我等火速送往亲军都督衙门。”

    竟然在自己的正管范围出事了?

    史可法在空白折面上提笔写下‘臣锦衣北镇第六千户史可法,奏。’一行字,贴着正文,问:“喜童百户,船帮在琉球海域失事,不知与卫里有什么关系?”

    喜童的脸色真的很难看,道:“历来往返船帮,甚至是北洋水师战船,各处情报都是本所提供与彼,以供参考。不过千户安心,此事与千户无关系,吃鞭子的自有人在。”

    去亲军都督府的路上,马车颠簸,史可法恍恍惚惚。

    一场风暴,五六千人就没了?

    近千条船,还有那么多的几乎是搜刮江南近三分之一的药材,就统统没了?

    其实,相对于沉船和药材,史可法更关心人员损失。他在行人司干过,自然知道瀛洲航线上最宝贵的是什么,是经验丰富的船员运军。

    对于药材损失后,瀛洲方面的灾民、瘟疫问题,史可法与行人司、中书科的同僚一样,是不怎么在意的。唯一在意的是,不能让瘟疫渡海传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