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小说网 > 大明宗室 > 第三百七十二章 澳门

第三百七十二章 澳门

设计小说网 www.shexs.com,最快更新大明宗室 !

    郑崇俭脑袋上乌纱帽顶着一片洁白丝帕,黑白分明格外显眼。

    抵达鸿胪寺居馆后,不仅喊来了近卫信寻,还将南光坊天海叫了过来,天海和尚终于逮到机会了,毫无节操的表示愿意无条件投降,德川氏唯大明马首是瞻,这种情况下,近卫信寻还能说什么?

    就这样,郑崇俭又返回皇城,慢了一步,已经施行宫禁,当夜这位戴着乌纱,在家里坐了一夜,皇城北的钟鼓楼鸣钟擂鼓点阅当值禁军时,才进了宫。

    是真的怕?

    确实怕一点,表忠心做秀的成份更多一点。

    不过他谈判的再好,也远远比不上前线的进展。说的难听了,承平之时各国是比烂的,战争时期则是比谁比谁好。

    建奴之乱时,大明错就错在明明已经是战时了,但朝野关心的还是党争,没有扭转这方面的态度。老奴造反,差距极为悬殊,就是比大明稍微强一点,能上下一心扑在战争上,为了活命而打仗。大明此前,各处参与进来的人对于辽地战事更多的看法是,这是一场很赚钱的买卖。

    所以才会看到一系列奇怪的现象,敢打的,能打的,想打的都死了,很多的将领见死不救,得过且过。

    因为种种原因,打仗后朝廷只有烧钱的命,很少有战争红利的收入,都让中下阶层给吞了。一个为了活命而打,一个占着盘口不断侵吞拨过来的钱粮物资,巴不得一败再败,战局自然是一片恶化。

    军人地位拔高后,有了更高效的监督方式,直接对皇帝负责,很多的花样玩不了,也没必要玩,专心打仗就好。军队的思想纯化后,进入日本自然会使出浑身解数,一门心思放在立功上。

    而日本,猝然面对战争,一场一开始就被动的战争,还没有将思想准备做好,一处处的恶化的战局,导致心思已不在争权夺利防备猜忌上,也不在整军备武上,而放到了怎么活命上。整军备武,为的还是争取谈判的时间和本钱。

    日本被大海包裹,正月初大明北方冰雪消融,而日本京畿一带已是一片早春。

    过了一个年,道路也不再泥泞,阳光明媚,正是干仗的好时节。

    西瀛省在恢复春耕的时候,繁华的京畿一片战火。

    扎在大阪城一线的明军全线出动侵攻日本京畿各处,根本不纳降,驱赶着溃军向日京都汇合。

    在美浓勒军观望的德川秀忠不得不出兵救援京都,主力号称二十万出关原向西,偏师诈称十万从南边伊势出军走伊贺救援大和地区。

    第二次关原战役于正月十三爆发,西军依旧是丰臣氏,不过他们现在是瀛军,是瀛王朱秀赖的大军,他们将跟随自己祖先的脚步,在这里与逆臣组建的东军一雪前耻。

    西军中,有原西军将领家族,也有原东军武臣家族后人。当年的关原战役,可以理解为丰臣氏文臣派西军与武臣派东军的对决,是一场内耗,不过占便宜的是德川老乌龟。

    原本西军有极大优势,东军的后继部队被真田氏拖住,可关原战神小早川秀秋这位丰臣氏子弟,关键时刻被丰臣秀吉的原配说动,反戈帮助势弱的东军,导致西军总崩。

    什么是战神?能决定战争胜负的人就是战神,当时他帮谁谁就能赢,所以小早川秀秋就是关原三战神之一的头号战神。

    如当年的关原对决一样,这次也涌出一批战神,朱秀赖没去策反的人,也在正午交战时纷纷大吼:“正义在西军!”

    丢了德川氏的葵旗,挂上与西军一样的赤旗……

    一场双方号称总兵力将近四十万人的大决战,早上布阵,中午在关原道路上交锋,下午便落幕……

    而关东地区雪化后,本就重视火器发展的伊达军进攻水户德川氏,要拔掉攻略关东最后的钉子时,水户德川氏请降。

    伊达政宗怎么可能愿意?这样建制完整的军队投降后,他怎么可能将关东地区消化?

    可做主的是颜思齐,以水户德川氏为前驱,在关东地区掀起了最后的屠杀。

    西瀛省总督张虎,东瀛省总督田尔耕,如此配置,可以想象在他们任期内,会是个什么样的政策。

    两处新省首要的事情不是恢复治安或生产,而是保住住各个平原地区的统治,其他地方乱一些也好,战事不歇才方便不断的清洗。没有什么罪,比通敌罪更好拿捏了。

    去年的二甲二十四名进士,徐光启的学生,太仓人侯峒曾在家乡匆匆过了年后,就乘坐海船南下,赴任广州。

    日本战事还在如火如荼进行着,这位在两广总督何士晋的伴同下,来到广州府香山县。

    广州府新设澳门县,侯峒曾就是澳门第一任知县。

    何士晋自然领会中枢的意思,要给侯峒曾做好保障,方便侯峒曾将澳门理顺。尽管自万历以来,北方战事不绝,可对于澳门这处租借给佛郎机人的国土,可盯得够紧。

    而朱弘昭,对国中夷人从北到南一步步的大清洗波及扩散,地方督抚三司做着配合,一步步搞交通、信息封锁、清洗。

    其中,澳门就是一件稍微棘手的事情。毕竟,这扯到正德皇帝,典型的是一笔黑历史。谁也不敢揭发出来给当今抹黑,毕竟大明‘不割土’是铁字号招牌。

    对明朝,葡萄牙殖民者其实向往已久,得到中国的丝绸瓷器,转卖欧洲市场谋取暴利,本身就是他们开辟欧亚航路的“终极目标”,而明王朝的富庶,也同样令习惯了掠夺的他们垂涎不已。在巩固了对马六甲的统治后,葡萄牙人随即将矛头对准了明王朝。

    正德八年,葡萄牙船队第一次抵达中国沿海,停靠在珠江口岸,要求上岸进行贸易,在遭到当地有司衙门拒绝后,随即占领了珠江对面的屯门岛,在岛上修筑工事,并刻石碑宣示葡萄牙“主权”。

    正德十三年,葡萄牙船队停靠在广东怀远,他们故意穿上穆斯林的白布长袍,冒充已被灭掉的马来王国使臣,企图骗取明朝“朝贡勘合”,广东当地官员几经讯问,戳穿了他们的冒充把戏。

    葡萄牙人随即承认自己是“佛郎机国”使臣。他们也很会来事,把戏穿帮脸皮很厚后立刻大撒金银,贿赂广东地方官以及镇守太监,毕竟拿人手软,葡萄牙船队被允许在广东沿海停靠,船队首领佩雷斯也得以允准入京,觐见武宗朱厚照。

    佩雷斯入京面圣期间,滞留广东的葡萄牙人露出了海盗面目,他们以贸易为名,在广东沿海走走停停,所过之处皆大肆抢掠,甚至和广东当地海盗勾结贩卖人口,史载他们“大造火铳,劫掠村镇”。

    当地乡民怨声载道,纷纷向官府告状,但广东镇守太监陈伦和布政使吴廷举收了葡萄牙人钱,对此“皆不问”。正德十五年,佩雷斯至南京觐见正在南巡的朱厚照,先送重礼结好了朱厚照的宠臣江彬,也就是赐姓的义子朱彬,锦衣卫头头,继而又送给朱厚照西洋火铳等“稀罕物件”,讨得朱厚照龙颜大悦,不但慷慨赏赐了大笔金银,更发给了葡萄牙人“贸易勘合”。

    期间广东御史邱道隆曾上书揭发葡萄牙海盗肆虐广东沿海以及贿赂镇守太监的事实,却不了了之。佩雷斯在南京停留近一年,直到朱厚照结束南巡后才启程离开。怎料人算不如天算,归京后的朱厚照不久后病死,其宠臣江彬被逮,江彬的十六条罪状里,其中一条正是“里通外夷”,此时佩雷斯正走到福建,立刻被福建地方官逮捕,押送到北京后经审判流放西北,从此下落不明。

    不久后嘉靖皇帝朱厚熜抵京即位,登基后第三天,就收到了“满刺加国”王子的诉状,细陈了“满刺加国”遭葡萄牙平灭的经过,请求明朝助他复国。朱厚熜虽然对“复国”毫无兴趣,但礼部尚书毛澄认为葡萄牙人在广东“久滞不去,有觊觎之意”,引起了明朝上下的警觉。

    而广东御史邱道隆那份被朱厚照留中的奏折,更令朱厚熜阅后震怒。正德十六年八月,朱厚熜下旨,命广东地方官驱逐葡萄牙人,先前曾收受葡萄牙人贿赂的镇守太监陈伦等人也被下狱。消息传出后,葡萄牙船队首领卡尔佛立刻将舰队集结在屯门岛,企图负隅顽抗。由此,揭开了中世纪东西方之间第一次海上较量,屯门海战。

    先礼后兵,奈何葡萄牙人自觉的炮舰厉害,于是首战督战的御史汪鋐身先士卒,奈何手底下的兵是不满编的三流卫所军,故而失利,随后造火船五十艘,汪鋐还怕不够,又派人交战时潜水凿船。

    葡萄牙炮舰打没了,自然就成了刀下鬼。

    “凡遇佛郎机人,皆杀之。”

    战后收复屯门岛,四千明军在广东南海地区撒下大网,全力搜杀漏网的葡萄牙人,先前牛气哄哄的葡萄牙首领卡尔佛,仅带几十名残兵藏身于附近岛屿中,后上帝保佑沿海飓风大起,明军随即停止了对葡萄牙人的搜捕,在尽毁掉屯门葡萄牙工事后撤兵。

    卡尔佛等人这才逃过一劫,狼狈返回马来半岛。战后,明朝政府诏令东南沿海各省水师:“遇佛郎机船可立毁之,遇佛郎机人可立杀人。”

    这是非常严酷的命令,哪怕是与叛军交战,也有不得恣意杀降的底线在。如盐枭之类必死的人,也没有抓住就杀的说法,要经过地方审问后才能绞死。

    东西第一次交流,就是这种情况,文化思维不一样,一方自大看不清另一方也不在意另一方,反应迟钝;另一方更自大,将对方看成可以随手可灭的南洋小国。

    汪鋐大捷后又建议效仿西夷火器,后来步步高升成为嘉靖前期的兵部尚书,掀起了明军大规模仿造、研发火器的风潮,在北方战场大放光彩。

    屯门之战后,受挫的葡萄牙人并未死心,相反却干脆对明朝撕破脸,露出强盗面目,不再假惺惺的遣使入贡,开始筹谋对明朝的下一轮武装入侵。

    在经过了精心准备后,嘉靖元年九月,葡萄牙人别都卢率五艘重型战舰和一千多名士兵再次抵达广东。和一年前的屯门之战相比,这支葡军船队更加庞大,装备更加精良,士兵更是挑选了常年征战的老兵,葡萄牙历史学家巴罗斯记录说:“这次远征的伟大目的,是为了在南中国海获得一块永久的领土,从此垄断东方的丝绸瓷器贸易。”

    怀着这样的伟大目的,葡萄牙人这次直扑广东新会,但汪鋐早有准备,早早的为葡萄牙人扎好了口袋,葡萄牙舰队刚到广东新会县西草湾,明朝广东水师就已将他们包围,此时明军已经装备了葡萄牙人的佛郎机铳,火力上不弱于葡军,明朝战船更发挥了机动性强的优势,早早的切断了葡萄牙舰队的后路,经一番激战,明军缴获葡萄牙巨舰两艘,生擒葡军首领别都卢,随后葡萄牙舰队不服输,又派舰队来抢人,明军迎头痛击,再次击败葡萄牙舰队。 战后,朱厚熜下诏,命将被俘的葡萄牙人全部斩首,其头颅挂在广州城楼上示众。比起之前的屯门海战,这次葡萄牙人败的更惨。

    葡萄牙人的连番入侵激起了明王朝恼怒,明王朝一面整顿水师更新装备,沿海驻军开始普遍装备葡萄牙人的佛郎机铳,一面则又厉行海禁之策,嘉靖三年朱厚熜下诏,严令广东福建浙江三省加强巡逻,禁绝一切沿海边民同海外的贸易。

    甚至大行连坐法,规定“沿海军民,私与贼市,其邻居不举者,连坐。”机关算尽的葡萄牙人,在抵达中国沿海的这最初十几年里,先是冒名顶替骗贡品被“穿帮”,继而张牙舞爪入侵,又被打的头破血流,所谓“垄断东方丝绸瓷器贸易”的“伟大目的”,却还是黄粱一梦。

    葡萄牙人并不甘心,坑蒙拐骗骗不过,武装入侵打不过,干脆就同明朝打起了游击战,效仿长年侵扰中国沿海的日本倭寇,在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大肆劫掠,每到一处皆“屠戮村镇,劫掠府库,掳掠人口”,而当明朝军队到来时则打一枪就跑,干起了刀头舔血的强盗买卖,甚至福建地方志还记载这些佛郎机人经常“烹制婴儿为食”,可谓是丧心病狂的凶残强盗。

    可他们想要的是贸易品,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于是葡萄牙又去日本九州,接触到了萨摩岛津氏,随后南蛮人的舶来品,尤其是铁炮迅速成为日本战场的宠儿。

    可日本又那么远,又打成一锅乱粥,自然比不上大明这个稳定的,贸易品精良、又富裕的大肥羊。

    可硬的,不管是快刀还是钝刀,都不顶事,前辈一层层躺下的尸体就是前车之鉴。可又该怎么办才能在大明身上钻个孔,好大口的吮吸这甘甜的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