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小说网 > 大明宗室 > 第125章 轮转将军破曲阜

第125章 轮转将军破曲阜

设计小说网 www.shexs.com,最快更新大明宗室 !

    沂州的这场决战,杨肇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蛰伏月余,竟然一鼓而破侯武,使得官军声威大振。侯武所部两万大军败速之快,给叛军心里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作为山东总兵官,杨肇基有足够的名义招降纳叛。他的部队越打越多,胜利越多威势越是不可阻挡。滚雪球效应,不管是游戏中的战斗,还是真实战争中,都是存在的。

    再说这是一场平叛,叛军主力不是外族,还是活不下去的百姓,被迫从贼的居多。这种雪球,官军可以非常轻松的滚起来,叛军也能滚起来。

    侯武率败军潜逃,而于宏志则在率军攻打日照县,留下的根据地没有能主事的。

    机不可失,杨肇基便驱兵收复了郯城、台儿庄、峄县、费县、平邑等地。将红巾叛军的活动范围向邹县、滕县一带压制。

    这两个县地方就那么大,而叛军失去了外部粮饷支援,为了保证自己肚皮,也为了最后的疯狂,开始迅速变质。

    以前只是和士绅勒索,现在明抢。以前还对百姓客气一点,现在明抢。

    失去了一切的百姓活不下去,只能加入叛军抢东西吃。叛军的地盘小了,反倒使贼军的规模一路高涨,达到了十三万之众。

    七月初七,朱弘昭两位妻子在郭轻言护卫下来到千佛山。

    对于这样的惊喜,朱弘昭表示真是一个大麻烦。

    趵突泉一直那么冒着,永不停歇。

    泉池边上,朱弘昭糊着一盏孔明灯,糊好的飞灯晾干后由几个女子握着彩笔勾勒,制成一盏盏风格迥然的飞灯。

    “老爷……”

    青荷和红莲两名侍女打着下手,红莲见朱弘昭手下出错,低声提醒的一声。朱弘昭反应过来一笑,手指刮掉多余的浆糊点在红莲脑门:“你们来吧,我去看看外面食材。”

    趵突泉本就是济南名景,坐落千佛山下,周围台阁石栏成片。这里此刻只有朱弘昭府中家眷。外围拉着帷幕,亲卫营岗哨严密。

    这段时间在这里过日子,朱弘昭却有其他收获。历城中有躲避战乱的西洋人,似乎是传教的神父,有一个时髦的汉人名字,据说还是徐光启帮忙弄得,叫什么洪济。

    说的还不是英语,也不是佛郎机人,也不清楚具体是哪个国家的人。这人汉语又稀松,交流起来笑话不少。给朱弘昭送了不少舶来品,其中就有某人盼望已久的辣椒,红的,尖的,还是新鲜的。

    这时代的人也知道,给东西不给种子会遭天谴的。种子什么的也不能少,此外还有怀表、几卷油画什么的西洋土特产。这位洪济神父以前还是个艺术人,擅长画画,就被朱弘昭留作幕僚。

    因为闻香教作乱,山东那些喜欢外来玩意儿的士绅对传教的洪济也疏远了。而这时候荷兰的船队因为澳门的问题,刚和广东明军干了一架。

    没人去管洪济是不是荷兰人,只觉得洪济和那伙红毛鬼子是一个地方的人,必须要提防。导致洪济在历城因为日子过不下去,揭不开锅才来投靠朱弘昭。

    他之前投奔过文官,但文官需要的是能处理政务、精通官场规矩的师爷,要一个笨手笨脚的金毛鬼子做什么?

    在洪济看来,朱弘昭是这个强大帝国的皇室子弟,彻彻底底的血脉高贵。而且还是个能打仗的皇室子弟,跟着这样的人混和来大明朝明漂老乡们说出去也有面子。

    几天的时间小红椒晒干,朱弘昭今天终于可以吃一顿火锅了。

    至于进献辣椒的洪济,为朱弘昭画了一张征戎草图,正躲在军营里进行后续画作。估计以后,他就是朱弘昭的专用画师。朱弘昭准备让这位给他手下副营将以上的将领都画一张写实风格的全身像,估计会累死这个金毛鬼子。

    帷幕外,虎大威亲自操刀,宰杀一头最为肥美的小牛犊,按着朱弘昭吩咐,将最嫩最好吃的几处肉削下来切片。

    朱弘昭亲自作料,天色暗下以后,红油翻滚,香气逼人的火锅就出世了。

    辣椒有限,朱弘昭只煮了九锅用料,两锅自用,六锅端给帐下将领食用,另有一锅委托厨子带到历城,送给德王一家。

    吃着涮牛肉,放着孔明灯,朱弘昭又陪着妻子等人渡过了一次七夕女儿节。

    有说有笑吃了一顿,给自己的妻子过女儿节,总是难以言明的别扭。更怕一会儿可能的各种小麻烦,朱弘昭让四个女人打麻将,自己匆匆跑回了军营。

    不要怀疑明朝女人的泼辣,你是武将又怎样?李成栋还不是被他媳妇管的死死的,赵氏敢当着朱弘昭面骂自己丈夫不长进,背地里,恐怕更猛。

    今晚他确实有军务,大清河北面的叛军,粮饷不足,已经到了该解决的时候。再不解决,没有主将镇压,也没有粮饷,这伙叛军必然哄散一空。若散了,收拾起来就麻烦了。

    这只是一支疑军,多是叛军裹挟的流民充架子。

    而叛军的主力……

    营帐里,朱弘昭接过秦朗递来的密信,站在挂壁地图前计算着,最后微微一叹:“今夜之后,孔府将会夷为平地。承嗣,你说这事孤做的应当与否?”

    “孔府,金玉其外罢了。曲阜百姓八成是孔家佃户,各地孔氏背依孔府大山欺压百姓,官吏视而不见,地方律令难加其身。依臣之见,孔府多一些磨难也是好的。”

    朱弘昭手点着曲阜,面目无情:“君子之泽,三世而竭。圣人有大德,王朝兴衰两千年,孔府安然若山,忠君尽节只是一句笑言,可恨啊。”

    孔家虽然在秦朝受了几年窝囊气,可打从汉朝开始,历代皇帝都待他们不薄,跟他们的老祖宗一起,孔家的后裔们打汉朝开始从关内侯,褒成侯,圣亭侯,绍圣侯,一路封上来到唐朝作到了文宣公,然后是大名鼎鼎的衍圣公。

    千年间王朝更迭,中原政权屡次被中出,一代代古圣先贤取义的取义,成仁的成仁,孔府坐看风云,除了必要的时候派个把兄弟随旧主子南渡吃供,依旧稳稳当当的作他们的曲阜公侯土皇帝,一个取义成仁的都没有。

    他们自己家提出的忠义自己舍不得去取,享受着历朝历代的优渥待遇,却让旁人拿性命去取。

    北宋末年,金人来了,汴梁失守,老孔家可没失守,孔子的四十八代孙孔端友孔爵爷跟赵构过江继续当他的官。

    岳飞死在风波亭的那年,孔端友的弟弟孔端操摇身一变成了大金朝的公爵,国家分了两半,孔家的恩荣却加了双份儿。张邦昌,刘豫当金朝的傀儡皇帝留下千年骂名,孔家兄弟吃两家的爵禄脸不红心不跳,至今也没见有人骂他们。

    南宋这边的孔端友后来是绝户,南宋这边居然还找了孔端操的儿子过江封公,金和南宋那是不共戴天之仇啊,孔夫子的徒子徒孙们学了多少年忠孝节义,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到底是谁在衍圣呢?

    衍圣,是传播宣扬圣人教义大德,而不是让圣人的后裔像猪一样繁衍!

    明末,袁崇焕被剐,史可法、夏完淳死节,朱舜水,张煌言,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这都是谁家的好学生?

    都是孔教子弟,然而这位大明朝的太子太保,太子太傅,第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眼睛都没眨一下,认为南明气数已尽,就没跟弘光皇帝去南京,清军还没过河,这位代表孔府直接在顺治二年去北京投效。

    吴三桂、尚可喜、孔有德、洪承畴等人死后有骂名,孔府呢?

    后来民国时期孔府上串下跳也很有意思,本色出演,将文人无耻的一面酣畅淋漓的演绎。

    很巧的是,朱弘昭后世不清楚明末、南明时期的大致事情,偏偏对孔府的勾当了解的一清二楚。

    本来对孔府没啥想法,可孟府上下死节,刺激了朱弘昭。这事情就怕做比较,做人也就怕较真,强烈对比下,朱弘昭看孔府格外的扎眼。

    赵彦是孔府外孙,是死保孔府曲阜的人,朱弘昭就和赵彦翻脸了,不去曲阜淌水。

    今夜,张虎带着四万叛军精锐昼伏夜出行军,将会悄然抵达曲阜……

    而因为杨肇基的沂州大胜,兖州战局开始向官军有利的形势发展。曹州、郓城一带贼军被扫荡干净,乡勇汇合聚集到济宁,周世锡麾下兵力增长至两万人,杨肇基三万多人,驻守曲阜的杨国栋也聚集了两万多人。

    现在,赵彦正按杨肇基的意思,准备令杨国栋虚兵进攻徐鸿儒所在的邹县,吸引贼军注意力,迫使他们守城。由杨肇基和周世锡扫荡邹县以外的贼军,断了贼军所有的后路。

    可是,他没想到会有四万多号令严明的叛军出现在曲阜背后,更不会想到,这四万大军狠狠对着曲阜防线,因为战局好转而松懈的明军屁股后面一捅,会产生怎样的惊天骇事。

    不用想,赵彦即将就会目睹。

    曲阜城外松懈的明军大营,注意方向都集中在南面,防御工事与营寨布局也是面南而守。人在后半夜尤其的犯困,警戒力量将至最低……

    当无数头裹红巾,持着卐字纹旗号的叛军突然杀出,明军大营各寨未能做出有效防范,一一告破。

    惊醒的士卒赤着脚四下乱窜,只为在一片混乱中保住性命。好在叛军不需要他们的人头做军功,叛军的目标是曲阜。驱赶着溃兵,奔杀向曲阜。

    曲阜,因为战事好转主动权在官军手里,这城可是儒学圣地,哪能让一群目不识丁的丘八继续占着?

    城头上,赵彦仓惶披着大衣,面色苍白。原本花白的胡须,这一刻彻底的白了。

    城下,溃败的官军哭喊着要入城,远处,贼军持着火把滚滚而来。一旦开城,贼军会顺势杀进来,不开城,可此刻城中只有基本的县衙捕快衙役、就连曲阜的乡勇都被安置在城外军营。

    不作死,就不会死。

    城破,山东巡抚赵彦绝望之际跳城自杀,未遂,半身瘫痪落入贼手。

    城中,火光冲天。延绵而烧,两日方绝。

    山东震动,京师震动,天下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