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小说网 > 武乱天下 > 第七十四章 名副其实的势利眼

第七十四章 名副其实的势利眼

设计小说网 www.shexs.com,最快更新武乱天下 !

    夕阳西斜,天地昏黄。

    一望无际的荒野上,一阵秋风吹低了一片高可及人的枯草。

    风停,一顶由二人抬着的锦绣轿子也停了下来,而且正好停在这条荒野泥路上唯一的一棵榕树下,显得分外显眼。

    李大九警惕的拿眼四下一望,待确定周遭除了自己这一行人外就再无他人,他这才敢放下了肩上扛着的箱子,走到了轿子旁,朝里面坐着的莫屈说道:“师父,如今天色将黑,前面又是绵山了,山路难行,我们不如在这里歇一晚,明日再走吧。”

    看了看身旁的老大夫,但见这须发皆白的老头晕晕欲睡,莫屈虽然心急着回家,一时也只得叹了口气,同意了李大九的提议。

    轻手轻脚的下了轿,莫屈看到李大九他们已经在忙着把榕树上的一些枯枝折下来,似乎是想要生火。

    莫屈没有去打扰他们,而是径自抬头看向了荒野远处的一座大山,目光炽热。

    他知道,那座山叫绵山,是环抱着他们九山镇的九座山中的一座。只要明日越过这座山,他就能回到自己将近一年没回过去的故乡,见到自己日思夜想的爹娘。

    然而,就在莫屈心中兴奋的时候,天际忽然传来“嗖”的一声破风声响,转瞬,一个长须飘飘的青衣道士映入了他的眼眸。

    这道士约摸知天命之年,他背垂双手身在半空中也没见他怎么动,脚底下却凭空凝出一条晶莹剔透的冰道。

    这条冰道很长,有如从道士身后的北方天际延伸而来,在夕阳下发着耀眼的光芒,把将暗的天地也映得光亮了几分。

    而在这个青衣道士的背后,还跟着两个同样身穿青衣的人,一个是个高大汉子,一个是个驼背老翁。

    一行三人有如滑冰一样从架在半空中的一条冰道上飞速掠过,那姿态只说不出来的飘逸。尤其是那一个青衣道士,长须飘飘,背垂双手,气定神闲得活似一个世外仙人。

    “华伯,这真的是去九山镇的路么?”

    “真人,这是去九山镇的路。”

    这青衣道士一行三人浮光掠影般从空中掠过,转瞬就消失在天际的东面,莫屈最后只隐约从风中听到了几句那青衣道士和他身后老翁的相谈。

    “九山镇明明是在南面,他们若是往那边跑,怕是一辈子都找不着我们九山镇了。”看着青衣道士三人消失的方向,莫屈心中暗叹。

    然而,这三人踩着冰道飞掠而过的速度实在太快了,他便是有心想出言提醒也来不及了。

    “踏冰而行……想必这位青衣道长定然是小水观的真人了!”不知什么时候,李大九走到了莫屈的身旁,也在抬头望着天际。

    虽然莫屈小时候就听九山镇里一些老人说过有些武林人是可以御火踏冰的,可如今真正见到能够在天上踏冰而过的人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他当下对那青衣道士一行大是好奇,不禁和李大九细问起来:“大九叔,小水观是什么?也是一个江湖门派么?”

    没想到莫屈居然连小水观也不认识,李大九心头很是吃惊。然而,当他转念想到莫屈此番要回的是九山镇,他又顿时明白了过来。

    九山镇,一个被九山环抱的偏僻山镇,从这么一个地方走出的少年人又能对江湖事知道多少呢?

    “小水观是正道四大门派之一,也是水道武学的发源地,门内都是一些避世修道的真人,会那凝冰弄水的本事,武功可不得了。近年来,他们用水炼成的灵丹也是天下闻名,逼得连本来的炼丹名宗——御火门也不得不放弃了炼丹这门祖上技艺,转而在厨艺上下功夫。”李大九这样说着,黝黑的一张脸上尽显对小水观的敬畏。

    “小水观……水道武学……”莫屈轻声呢喃着,在这一刻,他忽然对这些江湖之事大感兴趣。

    也是巧,偏生在这个时候他忽然想起了章汉嘴中曾冒出过的什么风帮和玄音堂。

    “大九叔,那风帮和玄音堂又是什么样的门派?”

    “风帮和小水观一样,也是正道四大门派之一,而且是风道武学的发源地。不过,这风帮弟子都是一些乞丐,在人数上可比小水观的道长多得多了,甚至被天下人公认为江湖第一大帮。”

    自己师父的好奇心,李大九自然不敢不去满足,当下只滔滔不绝的在那说个不停。

    “至于玄音堂这个音道武学的发源地……他们门下弟子多是一些精通音律的翩翩公子,虽然论名气不如我们师门大,但和我们万兽教一样,也是杂道中的一方大派。”

    李大九的一番讲解,直听得莫屈目醉神迷,整个人都愣在了那里。

    他原先只知道这个江湖很大,但是在听完李大九的话之后,他忽然觉得这个江湖还很有趣,多姿多彩的。

    “师父,等你去中都参加中朝好武功时,想必你就能见到这江湖上许多其他门派的弟子了。”李大九瞥了一眼自己师父,如是笑道。

    ……

    ……

    九山镇不大,又地处偏僻,只有一条路可以进这个山中小镇,而在这条进镇之路的路口又有一棵宛如擎天巨伞的大榕树。

    此刻是午后了,在这棵大榕树下,有一个老态龙钟的老头儿也在和一群半大小孩儿眯眼笑说着江湖上的一些事情,直听得一群孩子人人小脸上露出向往之色。

    然而,当一个黝黑大汉肩扛着一口大箱子,身后跟着一顶两人抬着的锦绣大轿,沿着进镇之路走来时,这个小镇便注定了这一天不得安宁。

    在九山镇这种穷乡僻壤长大,一群小孩儿又何曾见过什么轿子?更别提如今映入他们清澈大眼睛中的还是一顶锦绣华丽的大轿子。

    于是,这一群小孩儿再无心思去听那老头说什么江湖之事,人人只撒开一双赤着的小脚丫子,争先恐后的朝那顶锦绣轿子奔去,有如看到怪物一般绕着轿子好奇打量。

    榕树下,那老头儿没有恼怒一群孩子冷落他,而事实上,在看到这么一顶华丽轿子走进镇中时他也吃惊得张大了嘴巴。

    毕竟,虽然他年轻时出外见过世面,可像这么华丽的一顶轿子他也是头一遭见到。

    老头还以为自己是老眼昏花,不禁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可再定晴一看,没错呀,这就是一顶自己活了大半辈子都没见过的华丽轿子呀。

    “今天这是生的什么鬼?坐这样一顶轿子的人得是个什么样的大人物呀?这样的大人物来我们这穷旮沓作什么?”拄着拐杖从地上一块扁平大石头上站起,老头不禁心中困顿。

    然而,待看到轿子一行人离自己越来越近,这老头赶忙就抖数了精神,整理了一下衣着,想着如若这轿子里坐着的大人物开口跟他问路什么的,他也能以一个博得好感的姿态展现在这个大人物眼中。

    虽然九山镇因为他的到来已隐约现出了要开始热闹的迹象,但此刻身在轿子中的莫屈却是在闭目养神,处于一个半寐未寐的状态。

    也难怪莫屈会犯困,毕竟自打他知道自己可以回家后,他的精神就一直处于一种很亢奋的状态,不仅两夜不曾睡过,也一直没有修炼井蛙观天心法,所以人就疲惫了。

    然而,如同蝴蝶逐花般追随着轿子的一群孩子,他们的欢声笑语还是惊醒了莫屈。

    恰好这时李大九也在轿子前面喊道:“师父,九山镇到了。”

    闻言,莫屈精神为之一振,所有的疲惫顿时一扫而空。

    掀开窗帘,当先映入莫屈眼中的却正是那群把他吵醒的小孩儿。

    看着这些小孩儿脸上怯生生的表情和他们赤着的小脚丫,莫屈只觉这一切是如此的让他熟悉,恍惚中,他只如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

    那个时候,他不也是赤着一双小脚丫在这九山镇里满镇的跑么?偶尔看到一些镇里外来的人,他不也是会露出山里娃儿特有的怯生生么?

    虽然在外快有一年了,但是看着这群小孩儿,莫屈还是很快就认出来他们是谁家的孩子。

    然而,从巨虎鱼王肚子出来后莫屈肤色大改,一身衣着也早已不可和过去的寒酸同日而语,这群小孩儿一时半会竟是没认出这个莫樵夫家的儿子来。

    “咦?那不是张狗眼么?”当轿子从榕树下那老头儿身旁经过的时候,莫屈很快就认出来这个是镇子里的什么人。

    他知道,这个老头儿姓张,在九山镇这个穷旮沓里算是家境殷实的人家。

    也正是因为家境比大多数九山镇人殷实,这老头的优越感也比一般人大上许多,九山镇中可没几个人能让他瞧在眼里,是个名副其实的势利眼。所以,背地里九山镇的人都管他叫张狗眼,意指这老头狗眼看人低,他的真名倒是没几个人能记得住了。

    看着这个张狗眼,莫屈心头顿时涌上了许多往事。

    他记得,这张狗眼五十岁的时候老来得女,小时候,他和这老头的女儿是很好的玩伴。

    然而,自打有一天他娘亲和那小女孩儿开玩笑说以后要讨她当儿媳妇,然后小女孩回去把这话和家里人一说,这张狗眼就上门狠狠的羞辱了自己爹娘一番,从此两家人就老死不相往来了。

    老头那句“大癞蛤蟆吃不上天鹅肉,就想指望小癞蛤蟆能吃上么”,莫屈还记忆犹新,时常在耳边回绕。

    这样的一个人,莫屈是打从心底里感到厌恶的,他甚至连看都不想多看一眼这个老头,所以放下了窗帘。

    然而,让莫屈万想不到的是——自己不搭理这张狗眼,这张狗眼却忽然拄着拐杖追上了自己的轿子,还一边在那腆着老脸问:“这位公子,你到我们九山镇来是要到谁家去呀?你这初来乍到的,肯定不识得路吧?要不要老头子我帮你带路呀?我们这些山里人呀啥都没有,人就是纯朴善良、热情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