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小说网 > 贝思福考察记 > 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设计小说网 www.shexs.com,最快更新贝思福考察记 !

    汉口(居民约800370人)

    贸易统计

    1897年贸易总额是关平银49720630两(合7100000多英镑)。

    1897年货运总量是1783042吨,英国承运1109853吨。

    我发现,英商对英国汉口商贸的未来安全极为担心。因为,在两省交界地区,军队和警察不仅数量不足,且效率不高。四川省已经爆发暴乱事件。商人们也接到消息,英国要在湖南这个最富庶的省份,以及洞庭湖一带发展贸易,一定会受到阻碍。尽管内河航运已经开通,但是在这个富裕省份,却没有直接的对外贸易。

    十二月初我在汉口时,英国领事馆收到一封信,它详细描述了四川省的情况,内容如下:

    你们大概现在已经听说,英国传教士弗莱明,十一月四日,在贵阳府以东300里的旁海被杀。电报从贵阳府发到这里需要六天时间,我仅在16日才得到这个消息,甚至现在也不了解任何详情。余蛮子的宣言,发动了平民,而贵州官员却无所作为。你们通过沅水,获得当地新闻的速度可能要比我快。温盖特在哪里?他从那个地方经过,我非常担心他。但愿他改走这条路,比较安全。

    余蛮子和他的跟随者,大约有10000人,已经从成都回到了位于大足的家中。这次事件,烧毁了4000多所房屋,其中包括约三十座教堂;使20000人无家可归;造成的财产损失折合成白银至少也有6000000两(合850000多英镑)。关于如何处置后事,如何赔偿的详情,我也不知道。事件现在已经平息,成都的官员们正在做出赔偿。他们没有采取措施压制对方。这件事,不由令人感慨,外国人受到的打击很沉重,需要多年才能恢复元气。当然,这事现在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事情随时会再次爆发,而成都人却不会给多少赔偿。新的司库和总督最近也到任,前者似乎是一位好人,但是他没有带来军队。政府拥有一支处事果断、充满活力的优秀军队,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

    在这里,插叙一段余蛮子暴乱的起源,想必会引起人们的兴趣。余蛮子本是当地富户,在十二年前,与一位华人教民打官司争一块土地。当地神甫佩雷·庞斯支持教民,打赢了官司。这使当地人受到强烈刺激,因为,这件事使人们认为,当地政府害怕教父,如果神甫袒护教民,政府在处理教民争讼事件时,就不会秉公执法。余蛮子的儿子,聚集了几百人,在教民中闹事。政府在重庆西北六十公里,一个叫大足的地方,突施袭击,包围了他,并砍了他的头。当时余蛮子正在监狱中,没有办法;但是他被释放以后,发誓要报复。当我离开汉口时,余蛮子监禁了一位神甫,名字叫佩雷·弗勒里。奎总督告诉我,他担心不能平息事件,因为他要是那样做,余蛮子会砍掉神甫的头。

    事件中损害的所有财产,都是法国教会的,这一点,我们应该特别留意。发生事件的四川省,据说是长江流域最富庶的地区。如果此事最近公开通报,今后,将会引起巨大的政治纷争,因为法国人希望派遣军队,保护她剩余的财产。

    汉口英商召开会议,一致通过了一份态度强硬的会议决议(详见附录)。我要求他们,向英国政府和联合商会,分别呈送一份副本。

    商人们抱怨,当地政府没有能力管控民众。究其缘由,是因为政府行政开支不足。之所以开支不足,是因为七处厘金局的税收,全部用于支付1898年3月8日向英国所借款项的利息。有一件事,可以证明商人们的说法不太正确。在十一月下旬,我到达汉口几天后,汉口发生了一场火灾。火灾漫延了两公里多长,烧伤1000多人,造成财产损失约1300000英镑。我们现在知道,是一个纵火犯点燃了这场大火。因为官方事先得到了警告,说有人要烧城,目的是制造骚乱,抗议把民众的税收支付给外国人。

    我在这儿的时候,又发生了两起小火灾,也是有人故意纵火。

    英国商人认为,鉴于这种环境,中国商人全部歇业,并且未来贸易也不可能发展,所以,英国的商贸受到严重破坏。缺少军队和警察,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

    汉口英商提到,开发长江及其支流的水运非常重要,尤其是洞庭湖,它是湖南省这个富庶之地的大门。要开发上述河运,他们建议,英国应该在长沙派驻领事,因为长沙是湖南省会,湘江上的贸易枢纽。

    他们指出,尽管岳州的开放,对贸易的发展极为有利,但它不是湖南的贸易中心,长沙才是。

    他们还指出,新的内河航运章程,极大地限制了贸易的发展。因为,英商得不到内地居住权;在新的规定中,轮船只能在登记过的口岸之间航行。

    汉口英商对他们在财产权方面的地位深为不满。汉口英商在租界外购置的土地,有中国政府的地契,又在英国领事馆登记过。关于地位的抱怨,正源于此。英商购买的土地,既有登记证明,也有界石,肯定应该归英国人所有,但是,却被在汉口的法国和俄国权势夺占了。毫无疑问,英国公民的财产,被法国和俄国领事随意地侵占了。

    这件事,受到所有在华英商的深切关注,所以,应该在报告中详加说明。在北京的大使和外交部,也悉知此事。我将就我所知,详细报告这件事。这件事所涉及的英国洋行,主要是华昌、宝顺和怡和,其中,华昌是萨松等股东的代理。

    1896年3月,中国政府和法、俄两国确定了租界边界。然而,两国的租界内,有英国公民的土地。这样直接地划定法俄两国的租借,导致在租界内有地产的英国人,向英国政府抗议,反对他们的土地被划进租界。英国外交部致信驻华大使:不经汉口英商同意,他们的英国财产不能被划进法俄的租界内。

    华昌洋行代表他们的客户,向法国领事出示地契,同时抗议把他们的地产划归法国租界,而法国领事,拒绝承认地契的有效性。

    华昌商行的理由如下:

    1.地契已在英国领事馆登记过。

    2.土地的界石上,刻着所有者名字的首字母。这些界石,我也见过。

    3.中国法律规定,取得地权或者实际占有土地十年之后,地主就完全获得土地所有权。而上述土地,英商已拥有三十年了,所以,所有权应该归英商。

    除了英国领事馆的登记凭证外,在界石上,还用中英两种文字,刻着地主或公司的首字母。尽管英国领事提出抗议,法国领事却不以为意,还挪走了这些界石。

    不仅如此,法国和俄国的领事,不顾英国领事的反对,完全拒绝关于英属地产的任何建议,在土地中栽上他们自己的界石,扩张他们的租界。

    1898年元月1日,法国领事贴出公告,出售法国租界内的一块土地。公告中所展示的一些地块,本来属于华昌商行和其他一些英国公民。

    华昌商行立即发布公告,表示反对,内容如下:

    公告

    法国领事馆预定在4月7日拍卖土地,公告中通知,计划拍卖19块土地。不过,其中的第5、6和7号地块,全部或者部分属于沙逊商行,地契已在英国领事馆登记过,记录在登记册的第586页;这些地块靠河、沿路,有520英尺长,最初有400英尺宽,现在多少有些出入(据中国人测量);地主没有授权委托别人拍卖。

    华昌洋行

    (沙逊商行代理)

    汉口

    1898年3月27日

    正是因为这则公告,法国人拒绝华昌洋行的格里夫斯先生进入拍卖行。然而,华昌洋行客户的土地,却在拍卖行中售出。更为甚者,法国领事还以名誉诽谤为名,向法院起诉格里夫斯,不过,后来撤诉了。

    拍卖会的结果,是法国领事不经英国公民同意,径直将确定属于英国人的土地给拍卖了。

    这些情况可以说明,在新的法俄租界内,英国人将来没有财产权,业主权利会受到侵犯。

    下一个是关于宝顺洋行的例子。俄国租界内有洋行的土地。

    洋行最初在1862年就买下了这块土地,1864年到英国领事馆登记在案。1887年,洋行开始在这块土地上经营牛皮生意一直到现在。

    1896年4月,法国和俄国设立租界。

    宝顺洋行直接抗议,反对将他们的财产划归俄国租界。

    1896年7月,英国外交部通过驻华大使,电告宝顺商行:不经地主同意,英国人的财产不能划归俄国租界。这个消息发了两次,一次在1896年3月,一次在7月。

    从1896年4月到1898年12月,宝顺洋行抗议了19次,不同意把他们的财产划进俄国租界。1898年7月,宝顺洋行接到俄国领事的一份通知,警告他们,到1899年1月1日,牛皮货栈必须停止营业,否则将被俄方禁止。

    1899年1月2日,哥萨克兵强行介入,阻止牛皮进入宝顺洋行的牛皮货栈,并且把仓库中储存的牛皮统统扔出。宝顺洋行向英国领事请求帮助,并恳请英国领事,允许商行招收临时警察,以保护财产。对此,英国领事建议,商行不要这样做,因为领事担心,英国政府不会支持商行的这些行动。

    只要能在合适的地方恢复生意,被损坏的货物能得到赔偿,还有,因生意暂停不能按时履约的罚金能得到补偿,宝顺洋行完全愿意放弃他们原来的生意。宝顺洋行收到一块土地的报价,但是要价太高,另外,对强制搬迁的赔偿,俄国人只字未提。

    对于上述问题,英国领事的态度是这样,他讲道:英国两家商行先在那些土地上经商,后来中国政府才承认那些土地是俄国租界。因此,即使英商的生意让人讨厌,那么,让英商承担因搬迁造成的严重损失,好像也不公平。何况,英商也很难找到一个完全合适的经营场所。并且,即使对他们的伤害停止,生意所受到的打击,也不是一些经济赔偿就能弥补得了。

    另外一个相似的事例,发生在怡和洋行身上。在1862年10月18日到1864年3月26日期间,洋行购买了8块土地。这些土地的购买凭证,都登记在汉口英国领事馆。

    这个事例和前述两家商行的经历类似。俄国领事拒绝承认怡和洋行契约的有效性。

    尽管怡和商行多次抗议,英国外交部也明确发出通告————不经允许,所有英国人拥有的土地,不能被划入俄国租界;但是现在商行的所有地产,其中包括已经拥有三十年的那8块土地,都被划进了俄国租界。

    为了汉口英国财产的利益,也为了保护这些财产,联合商会最好详细查阅上述事件的所有通信。

    将来,汉口必定是一个富庶之地,一个贸易中心。因此,汉口及其周边的土地,会不断增值,那么,前面所谈到的土地问题,就非常值得关注。

    尽管中国最近允许英国在汉口扩展租界是实际情况,但是我们不应忘记,法国和俄国的租界,可不止在汉口。他们已经在武昌城临江的一面,得到了大片土地。不久以后,这些土地将价值不菲,也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

    汉口、汉阳和武昌这三个地方,是中国的九省通衢。长江隔开了汉口和武昌;汉江隔开了汉口和汉阳。假如这三个地方发生暴乱,由于水道便利,只用小型炮船,就可以平息事端。

    有人建议,由于中国把英国人的财产转让给了俄国和法国,那么,英国政府应该强迫中国支付高额赔偿。这是一种不仁义的做法,但是,所有外国政府在处理相似问题时,都是这种做法。一个欧洲国家,以武力胁迫中国屈服,满足对租界的需求;但是,中国既没有给予对方土地的权利,也没有拒绝对方的实力。马上,另一个欧洲国家,也会同样以胁迫的方式,强迫中国做出巨额赔偿,而这种赔偿,中国同样无力拒绝。这是颠覆中国政府和分裂中国的最好办法。

    为了保护英国在长江上现有的商贸利益,也为了将来的发展,英国必须做一件事。那就是像在尼罗河上一样,派驻小型军舰,尽可能在长江上游的激流中,来回巡航,也要在鄱阳湖和洞庭湖,湘江和汉江中巡航。巡航水域中的汉江,可直接通往富庶的陕西省。一般说来,如果轮船的时速在13到15海里内,通过宜昌和重庆的险滩,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尽管在夏季汛期,长江一些地方的水位会上涨,水深在60到100英尺之间,可小轮船不受影响,一年四季都可以通航。我和刘坤一、张之洞两位总督,谈过这件事。他们两位说,由于非常担心发生暴乱,所以很高兴能看到炮船巡逻;并且,由于资金不足,他们不得不解散部分军队,也不能给剩余的军队发足军饷。为了增进中英友谊,帮助中国政府,可能在那些战舰上同时悬挂中英两国国旗。

    阿奇博尔德先生是一位美国传教士,他说,希望英国能尽快在长江和洞庭湖上,派战舰巡航。因为美国修建的广东——武昌铁路将要通过湖南;而湖南省是中国最具排外情绪的省份。他认为,除非采取战舰巡航之类的措施,否则,肯定会发生严重的事件。

    四川的动乱使国家深受其扰,因此,急需派战舰在长江上游巡逻;四、五月份水位上涨,对航行有利,所以,应尽快派战舰巡逻。

    1898年12月,在上海、汉口、宜昌之间往来的商船,数量如下:

    上海和汉口之间:怡和洋行3艘,太古洋行3艘,招商局4艘,华昌洋行4艘,日本2艘,麦克宾2艘,共计18艘。

    宜昌和汉口之间:怡和洋行1艘,太古洋行1艘,招商局2艘,共计4艘。

    现在,宜昌以上河段还没有商船行驶。

    当四川和湖南两省,以及其他沿江省份,能开放通商时,商船的数量将会是现在的好几倍。

    两艘正在德国建造的轮船,不久后将航行在长江上。

    湖南、湖北两省总督张之洞已经在当地开矿。这两个省的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张总督刚开始经营一家煤矿和一家铁矿,两个矿区相距较远。此外,他还添加了两座炼铁炉,但是管理不当,并且距煤矿和铁矿太远,亏损严重。最后发现,把这些业务交给一家公司,反而经营得比较好。我也得知,这家公司现在经营良好。

    我参观了铁矿,它装备有高炉,距离汉口76公里;由一位精明能干的德国人负责管理。铁矿产出三种矿石————褐色铁矿、磁性铁矿和赤铁矿,其中一些矿石质量非常好,铁含量可达70%-75%。以现在的开采速度计算,一个矿区可以持续6年,但是相似的矿区遍布整个地区。如果中方管理者诚实可靠,铁矿的收益绝对好。铁矿位于黄石。

    包括监护、维修以及其他所有费用在内,每向铁厂交付1吨铁矿,德国经理只需花费白银1两;而满族管理者却需要花3两白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实在不明白。

    湖北全省矿藏资源丰富,但是只开发了这一处。

    铁矿装在大车中,沿着斜坡,由机车带动钢丝缆绳牵引前行。到了斜坡的末端,铁矿被转到铁路车皮上,用火车运到河边,再用船拖运76公里,最后运到汉阳铁厂。所有铁路设备都是英国产品。

    领事历年来的报告都提到汉口的茶叶贸易。英国的茶叶交易规模在逐渐缩小。据说,俄国人垄断了茶叶生意。实际上,大多数英国商人采购的茶叶都是为俄国人代购。

    三年前,俄国人开始租用他国轮船,不再租用英国轮船从汉口运茶叶。这种冒险给生意带来了灾难性影响,俄国人才回过头来,让英国的太古洋行承担茶叶运输业务。

    对于英国茶叶生意的衰落,商人们自然有一些抱怨。但是,他们也承认,这是一个市场供需变化的问题:英国人更喜欢锡兰和印度阿萨姆的茶叶,中国茶叶就被替代了。这是个人口味引起的问题。

    然而,英国的贸易利润,却来自俄国人的茶叶贸易。现在英国人垄断了茶叶运输业务。英国公司为俄国做运输工作,把茶叶从中国运到俄国,从中也赚了不少钱。

    英国轮船承运了许多中国人的货物,这也是英国在汉口的贸易利润来源。英国轮船每一星期大约运输1500吨中国货物。

    如果给予适当的安全保障,并且中国允许外国公司在内地开矿,长江上水运利润之大不可估量。我认识的中国人和外来传教士都跟我说,四川和湖南两省,矿藏资源丰富;但是湖南不欢迎外国公司,四川开发矿藏的规模很小。

    在别处,我提出了如何获得安全保证,开发地方矿产的建议。

    在这里,我想讲一件事。一位在汉口的俄国商人,热情地接见了我,并把我接到他们的工厂,向我展示了茶砖的制作方式。

    他们的管理非常出色,工厂里的一切都井然有序。他们聘请的机械师,是一位苏格兰人。

    在汉口期间,我和两湖总督张之洞阁下会谈过两次,时间长且有意义。这位总督对外国人友善和蔼,并且思想开放,值得称赞。他认为,必须开发中国,方法有两个:一是开发中国巨大的矿藏资源;二是改善全国的行政管理体系。

    尽管总督有这样的想法,但他还是一位忠诚爱国的中国人。他在中国的影响力很大,也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想,联合商会将对我们的会谈纪要感兴趣。

    第一次,我们谈了4个小时。我受到无上礼遇。我向总督清楚地表述了英国贸易团体的忧虑————普遍担心中国贸易的安全保障。我还指出,由于缺少安全保障,英国投资者不愿意在中国再投入资金,以促进贸易的发展。这个问题既影响中国人的利益,也影响英国公司的利益。关于问题的第一方面,总督直言不讳,他担心在辖区内发生暴乱,并且,如果事态严重,由于他缺少资金,也就没有充足的军队去平息暴乱。他辖区内的厘金局,以前收的厘金,都用于行政开支,现在都偿还了外债利息。他质疑这种做法是否明智,因为这些借款是用于整个中国。他认为,筹款还债,整个中国都负有责任,不能全由长江流域的厘金局来承担。

    当我问到为何担心发生骚乱时,总督说,人民有一个深刻的印象————政府收的税,都给了外国人。中国人对外国人的敌视一直存在;缴税一事则进一步激发了潜藏在人民心中的仇恨。

    我问总督,作为一名爱国者,是否担忧国家的未来。总督说,他非常忧虑;除非中国自己做出一些努力,否则将山河破碎。我进一步建议,如果中国政府恳请英国帮助她把军队组织为一个整体,那么,一定条件下,英国可能会答应这个请求。总督问,英国要求什么条件?我回答道,英国所提出的条件,总督都已拒绝过,那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开放矿产资源,改革管理,整顿税收,革新财务。

    对于英国系统组织中国军队这一建议,尽管总督完全赞同,但是他问我,是否有可能像雇佣英国军官一样,同时雇佣美国和日本的军官。我回答说,这不是问题,而是一个绝佳的提议。我还建议,中国也应该雇佣一些德国军官,因为他们已经在中国训练过上万人。我进一步指出,英国人民没有这种想法————通过控制军队或者其他手段来主宰中国。维护中国的完整统一是重商国家的利益所在,所以,应该保证门户开放和贸易机会平等策略,使所有国家受益。总督请我就组织军队和财政方面拟写一个方案。我照做了,并且收到了诚挚的谢意。

    总督相当坦诚地表达了他的忧虑————俄国军队在北中国的统治地位和优势。他说,即使恳请英国重组中国军队,英国也答应了,那万一遭到俄国人反对,英国肯定会撤回协议,因为英国害怕俄国。英国在北中国的行为已经证明了她害怕俄国。

    总督告诉我,他已经收到北京总理衙门的来信和电报,让他按照我的建议,选派2000人,由英国人在他的辖区内训练,作为英国军官训练中国军队的开端。我把和总理衙门人员的总体会面情况,以及个别交流的情况,都告诉了总督(详见报告中“北京”那一章)。总督说,他在总理衙门的提议中看到,有两个难以克服的困难: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实施计划,选2000人在他的辖区内由英国人训练,这将直接导致一个后果————其他国家也会在他们称作“势力范围”的地方,训练和招募中国人,这样一来,中国就被分解了。第二点,满族和汉族军队不可能归于一统,他也没有指挥满族军队的权利,因为这些军队分属不同的指挥和管理系统。对总督的第一点看法,我完全表示同意。但是我说:因为英国现在的商贸分散在中国各地,所以,英国政府不会只在个别省份组织军队,而会从整体上把军队统领起来。不管怎么说,如果不经英国政府同意,我甚至无权训练那2000名士兵。这是两国政府的事,我和总督都解决不了。

    总督也认为,这里的财政遇到了很大困难。几乎全中国各个省份的防务预算,我都熟悉,所以,我向总督说明:如果按照预算花费资金,中国不用额外征税也能有一支高效的军队。很大一部分预算资金,其实装进了一些官员的腰包;剩余资金的大多数,浪费在兵工厂。它们制造的那些军用物资,既无用又过时。

    第二次会谈进行了两个小时。总督非常关心我最初和总理衙门的交流情况,以及在汉口和他们的通信。他极力赞同雇佣外国军官重组中国军队,不再有阻挠的意思。我特意向总督表达一个意思:我的建议只关乎商贸利益的保护、未来的发展,与国政无关。

    总督邀请我视察他掌管的兵工厂,并就视察情况,给他写一份报告,报告内容写在“兵工厂”一章。

    我在汉口时,接到余道台的两次邀请。他主管中国海关。他说自己对英国人非常友好,并希望英国坚持内阁宣布的政策————对所有国家开放贸易门户,因为这个公告,能维护中国的完整。然而,他对此也有点儿担心,因为他认为中英两国政府都害怕俄国。

    他转交给我张之洞总督的一封信,总督感谢我在组建军队保护商贸方面的建议。

    在汉口时,我拜访了盛宣怀阁下两次。他是中国铁路大臣,是一个精明干练、积极有为的中国人。他对中国的前途充满忧虑,认为中国很快将四分五裂。他说在过去几年中,他屡次上奏,恳请政府筹建陆军、海军,由英国军官负责组织训练。他指出,这样做没有风险,因为英国是以商为本,需要中国军队保护他们的贸易,不会有政治企图;就像罗伯特·赫德一样,英国军官也是中国的服务人员。他说,各省分别练兵,达不到统一军队的目的,还会招致其他国家纷纷仿效;如果要练兵,就要整体上统一筹建、组织训练。

    盛大臣对所有财政问题,都非常感兴趣。他恳请我利用在联合商会的影响力,说服商会允许中国修改税法。我说,除非中国在修改税则时,能同时整顿国家的财务系统,否则英国肯定不会接受这个提议。不平等的厘金和落地税,以及不定期的强行征收,给英国的商贸造成了很大障碍。

    盛大臣认为,由于英国害怕俄国,所以在中国没有主动权。他说:“我们许多人说,想让英国人帮助我们,没什么用;英国什么也没做;俄国人却做了一些事情;俄国才是比较强大的国家。和俄国人做朋友,才是明智的选择。”我问盛大臣,是否有影响力的中国人都持这种观点。他说:“有一些人认为,如果中国大胆地依靠俄国,将会拯救中国,因为这样做可以避免列强掠夺中国。如果中国人民觉得政府无力阻止欧洲列强瓜分中国,中国的分裂在所难免。”他邀请我在汉口多住几天,商讨重组军队事宜。对此事,我婉言相拒。因为,在1898年10月22日,总理衙门最先向我提出这个建议(详见“北京”那一章)。也就是说,为了保护贸易利益,中国请求英国政府帮助她重组军队,但是这一方法没有实施。

    盛大臣认为,如果长江流域上的各省总督能够先于政府实施练兵策略,将会对中国有利。他请我前往黄石参观他的铁矿。此矿以前属于张之洞,现在由盛大臣和一家公司合作经营(我应邀参观了铁矿,在报告中有详细记录)。

    盛大臣还开了一家煤矿,在湖南的天磁山,所产煤炭适宜炼焦碳,供汉阳铁厂使用。

    盛大臣也邀请我参观了汉阳铁厂。铁厂内,两个比利时人负责管理;一位英国商船船长,负责从矿区到铁炉的运输业务。中国人最初投资了750000英镑,建成此厂。铁厂已经营了7年,最初由英国人管理。有两座大型铁炉,都来自英国提赛德铁厂,但是仅使用了一座。现在每天出产生铁75吨。这里也有完整的贝塞麦炼钢设备,每天能产出80吨。我在这里时,整个铁厂正在为山海关铁路制造铁轨,每天能制造120吨铁轨。铁厂有雇工1000人;大部分机器来自英国。铁厂所用煤炭来自200公里外的湖南天磁山,用小船运过来。煤很好,就是开采方法陈旧。中国人用锄头和铲子,在矿面采煤。整个湖南省到处都有煤,并且,无论无烟煤还是烟煤,质量都很好。

    湖南省所有露头层矿区,都相距不远,但是离航运水道则比较远。

    如果政府允许英国和比利时人拥有绝对管控权,这些铁厂能带来丰厚利润。这里存在着管理不善和浪费资金的现象。汉阳铁厂里的炼铁高炉,有时被迫停运。因为铁厂不是煤炭供应不足,就是铁矿供应不足;经常是两者供应都不足。

    据我所知,在矿区每吨煤价值300文,约7.25美元,到了400公里以外的汉口,就价值9美元。

    汉口有一家公司经营锑矿,锑矿是从湖南用小船运来,收益很好。还有两个中国商人,经营锌矿和铜矿,他们的矿石也都来自湖南,收益也很好。

    铅矿和锡矿也从湖南运到了汉口,我见过矿石样本。

    如果湖南的这些矿区对外开放,允许外国人投资办厂,那么每个公司都会向中国政府缴纳使用费。因此,外国公司能获取巨大财富;中国政府也能得到一个新的、绝对有利润的税源。

    虽然湖南省现在是一个富庶之地,人民非常富裕,但是,湖南是中国排外最严重的省份。外国人来到湖南,即使有满族官员帮忙,用军队保护他们,做事也是冒着生命危险的。传教士们和一位先生,曾在危险中侥幸逃脱。他们把这些经历告诉了我。

    1897年,有一位英国传教士,名叫斯巴赫,到远处的衡州。那里有一座百年历史的法国教堂。斯巴赫已看到了教堂上的十字架,但是当地人却不准他上岸。

    岳州位于洞庭湖的入口,是一个新的通商口岸。英国向此地派驻了一位领事,这样做很正确。不过,在开发湖南之前,应该首先向长沙派驻领事。长沙距离汉口296公里,是湖南的省会,也是湖南最重要的城市。湘江流过长沙,江水清澈碧绿。长沙附近地区盛产稻米,是一个巨大的稻米交易中心。此外,湖南还出口大量的茶叶、牛皮、五倍子和上等丝绸。

    这里有六艘小轮船,由华人经营,往来于汉口和湖南之间,主要用于载客,有时也拖运小船。

    这里也有金矿和银矿,不过藏量不多。

    我在汉口时,听说湖南发现了一个藏量巨大的金矿,但是关于它的位置,中国人三缄其口。湖南人排斥外国人,以下事例可以为证:1898年6月,一家湖南人开办的公司从美国买了大量的装备,建了几个工厂开采和加工金矿。这些设备耗资20000英镑,是最新式和最复杂的机器,用于选取黄金(称为亨廷顿磨粉机),由离心机带动。机器需要美国公司派人来安装和调试,以保证机器能正常使用,但是中国人不听这一套。当年12月,公司派来一位美国人(我会见过)来查看机器的运转情况。中国人说,机器运转良好,但就是不让美国人看机器。

    汉口到广州的铁路要经过湖南省会长沙。这对发展贸易非常有利。但是,贸易要繁荣起来,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维护湖南省内的大量河道,保证水运畅通;有炮船巡逻,保护商人们的贸易。

    汉口有两家蛋白厂,收益很好,由外国人投资,外国人掌管。但没有英国人参与其中。

    这里还有一家火柴厂,规模很大,效益很好。工厂建于1897年7月,投资白银300000两,约40000英镑,全部是中国人投资;工厂也由中国人管理。

    这里还有一种大宗贸易,有一个奇怪的外号————“垃圾和马车”贸易。贸易的利润很高,主要经营兽皮、猪鬃、骨头等东西。这种生意几乎都在德国人手里。不过,英国人逐渐意识到了这种贸易的重要性。

    这儿也有竹材贸易。竹子来自内地,由洞庭湖运来。

    此地也有羊毛和羽毛贸易。

    洋货在湖南的销量很大,都由中国人经营。对英国兰开夏的货物来说,湖南是最好的市场,并且,如果中国全部开放,销量将会成倍增长。这里的洋货都从上海买来,再卖到湖南的。

    湖南的贸易状况充分说明:外国人要想发展贸易,必须获得在内地的居住权。

    张之洞总督在汉口创办了一家棉纱厂,据说效益很好。但是,厂里存在着浪费现象,管理方面也受到满族人的干扰。毫无疑问,如果交由此地有能力的英国人独自管理,不受干涉,工厂的效益绝对好过现在。

    汉口地理位置优越,将会成为南北铁路的交汇中心;也是中国中心地区所有水运航道的枢纽。汉口的优势,和美国的芝加哥相似,将来肯定像芝加哥一样,是一个繁华的城市。

    在总督的邀请下,我参观了兵工厂和武备学堂,并视察了他的军队。详细情况,记录在报告中“炮台和兵工厂”那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