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小说网 > 关原之战 > 第三十九章 夏夜之月

第三十九章 夏夜之月

作者:司马辽太郎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设计小说网 www.shexs.com,最快更新关原之战 !

    夏蝉鸣噪着。

    “在何处呢?”

    岛左近竖起耳朵,筷子不动,凝视妙善。

    “指的是甚么呀?”

    “蝉啊。”

    “好像在后院的山毛欅树上吧。一定是的。昨天早晨就在那儿鸣噪呢。”

    “哈哈,那蝉昨天开始就一直在后院树上吧?”

    “应该是的。连叫声都是一样的。”

    “是个优秀人物。”

    “在说奴家吗?”

    “正是。心胸那么宽广,为何孩子和老母离世了,就突然动了抛弃尘世之心?真搞不懂女人心。”

    “也许越是心胸宽广的女人,越是厌腻尘世和自己的生身。一旦横下心来,是很大胆的。”

    “哎,对太合殿下归天后的世间骚动,你有何感想?”

    “奴家的感想?”

    妙善的眼神有点阴暗,若有所思。

    “不知道。”

    随之无精打采地说道:

    “奴家住在山中草庵,世上的声音一点也传不进来。纵然传进来了,和隐居草庵的尼僧毫无干系。就如同那只蝉,是昨天鸣噪的蝉或者不是,二者无关。”

    “还说着十分睿智的话。昨天鸣噪的蝉是秀吉,今晨鸣噪的蝉,或许就是家康吧。”

    左近哧哧地笑了,说道:

    “你这话的意思是,‘家康蝉’和昨天的‘秀吉蝉’鸣噪得一模一样,不知何时就取而代之了。至于蝉的同与异,和世间黎民百姓无关吧?”

    蝉噪停止了。

    左近开始动筷扒起泡饭了。

    “闹事的都是大名吧?”

    “是的。我生性讨厌那种半吊子悟性的话语。”

    “那都怪奴家哟。”

    妙善笑出声来。左近吃完饭,搁下筷子。

    “喝一杯煎茶不?”

    “不喝了。”左近摇头。

    “太困了,就想睡觉。”

    “主公的被褥铺在藏衣室里。”

    妙善站起来,将左近领了过去。

    室外旭日东升,阳光灿烂,而关着门的藏衣室里一片漆黑。

    “请!”

    妙善嘎吱嘎吱拉开了藏衣室的门,手持蜡烛走了进去。这比丘尼表面上住得挺贫寒的,寝室却很奢华,床铺好似贵人的寝台,凸起在地板上,盖被也非棉布被面,而用上绸缎,中间絮满了丝绵。

    “妙善偷偷过着奢华的生活。”

    “生活中若一种奢华也不允许,那么,尼僧也会感到活得无聊。唯睡觉期间,当是净土呀。”

    “闻到了青春的芬芳,是妙善挥发的气息吧?”

    “不是,气息来自那里。”

    妙善指着挂在柱上的花瓶,说道:

    “那是石榴花吧?”

    她举烛映照着花。随着烛光照耀,鲜红的筒状鲜花浮现出来,有浓绿的叶片扶衬,鲜艳得令人双睛清亮。

    赏花之间,左近的体内倏然充满激情。

    “妙善。”

    左近将她拽了过来,夺下她手中的蜡烛,置于枕边。伸出另一只手抓住妙善,将她压在自己的大腿下面。

    “不行!”

    妙善反抗着,呼吸急促。

    “主公,别这样硬来。妙善已是尼身了。”

    “别说一本正经的话!”

    左近举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妙善一边反抗,一边看着左近的动作,憋不住笑了起来。

    “累得精疲力竭了,还有这股精神。”

    妙善终于以过去的习惯逗弄左近开玩笑。

    “说甚么呢。”左近一脸精悍的笑容,回答:

    “行了。男人累了的时候,反倒来劲。”

    “主公那样可以,奴家女人身可不成啊。若做了这等事,好不容易过上清静日子的妙善,事后必然会懊悔涕泣的。”

    “这是女人难以拯救之处。”

    左近说道,手还没有松弛下来。

    “但是,做这种事会妨碍奴家成佛得道啊。”

    “事后即把它忘得一干二净!就连苍蝇停过的那般小事,也不要留在记忆里。以此换来的是,鱼水之欢达到高潮,都舒坦死了。这种心境大概就是佛法说的大彻大悟者的心境吧?”

    “是这么回事吗?”

    妙善的反抗弱了下来。若不妨碍成佛得道,她情愿被这个左近爱抚得死去活来。

    “是的呀。”

    说完,左近的手触摸着妙善的秘处。

    “哎哟,正咆哮着。”

    左近笑着,他以这种语言形容妙善秘处的状态。这个尼姑的反应不知要比堺和聚乐町的烟花女子可爱多少倍。

    “此事可别说出去呀。”

    妙善的脸难过地贴在左近的胸前。左近觉得她的形象非常可爱,动作突然粗鲁了起来。

    一番云雨过后,左近大概真的累了,趴在被窝里喘着粗气。

    妙善如厕,须臾归来,拿着湿毛巾给左近擦拭身体。

    “难受吗?”

    “不。”

    “都精疲力竭了,还硬要做那种事。”

    妙善憋着笑意。从妙善那沉稳的态度看,左近说的“事后即刻把它忘得一干二净”这种修行,大概在她的心中逐渐完成了。

    “不,不累。”

    “真是好色的主公。好好睡吧。”妙善轻轻拍着被子。左近进入了梦乡。

    日落之后,左近起来,敏捷地穿上了衣裤。

    佛堂传来了妙善诵经的声音。左近没有喊她,迳自来到窗外檐廊,穿上草鞋,跳到院子里。

    井边的树上拴着马。左近睡觉时,妙善好像喂了草料,马蹄刨地的气势力度十足。

    月光把草庵院里照得刷白。

    左近翻身跨马,立即拽紧缰绳,转了一圈,咯噔咯噔走了。

    诵经的声音停止了。

    妙善来到檐廊时,左近的人与马已变成月下的飞影,即将消失在竹林的小径上。

    (主公回佐和山。)

    妙善驻足廊上,不想去追他。妙善心里很清楚,即便追去,他也不是那种能停马依依惜别的人。

    在此话头一转。

    却说这个时辰在大坂发生的事。

    日落之后,奉行增田长盛离开了大坂城本丸的政务室,回到了宅邸。

    入夜之后,风也停了。夜里空气闷热,热到喘气都觉得难受。

    长盛在浴室里沐浴冲汗之际,小姓前来禀报:

    “大藏少辅大人光临,请求急速拜见。”

    所谓大藏少辅,即同僚的奉行长束正家。

    顺带一笔,秀吉选任的丰臣家执政官“五奉行”官名分别是:

    治部少辅石田三成

    弹正少弼浅野长政

    民部卿法印前田玄以

    右卫门尉增田长盛

    大藏少辅长束正家

    其中,石田三成中了家康的计谋,现今退隐佐和山;浅野长政受家康圈套的牵涉,目前在武藏府中闭门思过;前田玄以虽然无事,但他负责管理京都和伏见,不住大坂。

    秀吉当年委任掌管丰臣家事务的五奉行,如今只剩下增田和长束二人了。仅就此事,满街百姓就互相散播:

    “德川大人好可怕哟!”

    “太合归天还不到一年,奉行就不断减少,只剩下两位了。照此下去,迟早那两位也得落入圈套。”

    这种恐怖,小心翼翼、机灵的增田长盛和长束正家都感觉到了。

    忽闻长束来访,增田感到奇怪:

    (哎呀,又有何事?刚才还都在政务室呢。)

    长盛出了浴间,着便装来到茶室,接着将长束请了进来。

    “好闷热啊。”

    长盛说道。

    “正是。”

    长束好像正心思专注地考虑事情,表情严肃。他的数学头脑世间罕见,靠这头脑,他做官发达到今天的地位。长束没有野战攻城的武将那般大胆无敌的派头,他闪动着细细的眼睛说道:

    “我想暂且辞去奉行一职,回领国去。”

    “啊,为何这般突然?”

    “非也。很早以前我就思考这件事了。今天在政务室我就想对你挑明心事。怎奈隔墙有耳,故趁夜色前来拜访。若是一个男子汉,城里的公务再也干不下去了。”

    “因为西丸(家康)的缘故吗?”

    “是的。”

    “家康说挖苦你的话了?”

    “不管是本朝或唐土,无人能出其右的恶人就属家康了吧。”

    言讫,长束正家哭了起来。

    身为同职的长盛,十分理解长束的心情。尽管并非发生甚么会令男儿涕泪不休的大事,但每天接连不断发生,现在都不称事件了,可说已形成了滔滔的社会潮流。

    这都是由于家康飞扬跋扈。

    譬如,大名之间的婚嫁,就显现出家康的霸道。秀吉害怕大名结党营私,遗言禁止大名间私婚,结亲和婚礼都须经大老和奉行商定批准。

    然而秀吉死后,家康肆无忌惮,与大名间结成姻亲关系。三成在职期间,靠他的谴责,家康一时有所收敛。三成下台后,家康开始明目张胆地违背遗令。

    最近,大坂的大名宅邸,半数以上或者在准备婚礼,或者刻正举行,或者酝酿结亲,可谓沸沸扬扬,全都要和家康攀上关系。

    “还有极端的事例呢。”

    长束正家说道。

    “听说有的大名竟与妻子离缘,欲和德川家结亲。不言而喻,‘西丸’大人喜好这股风潮,收养亲族和谱代家臣之女,企图没完没了地结姻亲。”

    正家的语言激愤起来。

    “大名之间结亲,遵照故殿下的遗法,必须由我们奉行签字盖章才行。可是家康他,”

    正家甩掉了家康的敬称。

    “竟然用自己一人的印监发布法令。即便太合在世之时,也不曾出现过没有奉行盖章的法令。如今奉行已形同虚设了。”

    “如果是这样,”正家继续说道:

    “看到家康于光天化日之下营私,受过太合厚恩的大名,哪怕只有一人敢仗义执言,严加弹劾,我也不至于这般失望。但有谁去谴责奸人为非作歹?反倒争先恐后跑到家康帐下,屈膝取悦。加藤清正如此,福岛正则亦然。”

    听着听着,长盛的脸颊充血,悲愤得眼睛湿润了。

    “右卫门尉大人呀,”正家呜咽似地说道:

    “见到如此营私,检审家康、纠举大名,这是我们奉行的义务。然而,家康仰仗大老官职,凭恃关东二百五十五万石的兵力,对待我们不啻虫豸。提出异议,他连听都不听。赶上了这不可思议的世道!我想,不如暂归领国,脱离天下政务,以治愈这堵塞郁闷的胸怀。我离去,留下大人独自担当奉行职务,颇感不安。必有许多难心事。怎奈我实在忍受不了,在大坂一天也待不下去了。能否宽宥我的任性?”

    看来,正家的心太累了。本来就瘦削的他,脸上出现黝黑的沟窝,那形象俨然是一条正遭雨打的病弱老犬。

    “看大人这副形象,我很难开口请求留任。”

    长盛声音沙哑地表态:

    “但是,大藏少辅,就这样放任自流,家康营私之举将会永无止境地扩大下去,最终或恐要赶走住在本丸的秀赖公,自任天下之主,这是家康的本心,他是不达目的绝不善罢甘休的。”

    “我明白。”

    “既然明白,我们能否有点作为?”

    “没有实力。这次我算是彻底明白了,有实力,才能行法令与正义。我的领国在近江水口,年禄仅有五万石。”

    这等微少的俸禄,焉有力量与家康抗衡。加上增田长盛的领国大和郡山的二十四万石,也只有区区二十九万石。

    “治部少辅如何?”

    倏然,正家呼喊似地说道。

    “不怕家康的大名,天下只有那位旁若无人的三成!但他退隐佐和山后,却不鸣也不飞。”

    “他也等于没有实力。”

    佐和山只有十九万余石。增田长盛的年禄额虽不算太充足,却也高于三成。

    “据说佐和山在深挖沟,高筑墙。”

    “在备战吧?”

    说着,正家不由得战栗起来。打起仗来没有获胜的可能。

    “不晓得。大藏少辅回到水口后,都在近江国内,可否遣专使去探听一下。”

    “但是,”

    这也挺可怕。

    “若派去专使,治部少辅会认为我们站到他那边,将我们拉拢进去,突然举兵,我们就进退两难了。”

    “看来,大藏少辅真的是精疲力竭了。”

    增田长盛束手无策了。三成再好战,也不至于那般轻率举兵。举兵必胜的计谋成立前,三成会按照自己的风格不断活动的。

    “也许是吧。”

    “肯定是的。”

    “说不清楚。”

    “看来,大人还是应当静养一段时间为好。”

    长盛将被大坂的复杂政治折磨得疲惫不堪的同僚送到大门口,临别时这样说道。

    正家离去后。夜里的空气略有点流动了,多少下了点儿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