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小说网 > 儒理哲学 > 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
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

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

作者:唐君毅

动作:投票推荐加入书架直达底部

更新时间:2023-10-02 04:13 [共133万字]

最新:第四部 通观九境 后序:当前时代之问题——本书之思想背景之形成及哲学之教化的意义

  唐君毅著。上下册。凡三十 二章及自序、导论、附录、后序。八十二万言。1977年台 湾学生书局初版。收入《唐君毅全集》。为作者一生学问 与思想的结晶。本书从人的生命存在出发,把人的心灵 活动分为九种境界:(1)万物散殊境,为心灵相应于客 观事物的体所成的境;(2)依类成化境,为心灵相应于 客观事物的相所成的境;(3)功能序运境,为心灵相应 于客观事物的用所成的境;(4)感觉互摄境,为心灵自 己反省主观的感觉活动所成的境;(5)观照凌虚境,为 心灵自己反省主观之相的呈现所成的境;(6)道德实践 境,为心灵反省主观之用的活动所成的境;(7)归向一 神境,为心灵超主客观的有关体的响往所成的境;(8) 我法二空境,为心灵超主客观的有关相的活动所成的 境;(9)天德流行境,为心灵超主客观的有关用的响往 所成的境。前三境为客观境,中三境为主观境,后三境 为超主客观境。作者认为,这九境无高下差别,都是人 的心灵本身所具有的,都有不可移易的意义。作者从心 灵的这九种境界出发考察了中国、西方、印度已有的思 想成就,认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德性是人的生命存在的 整个表现,儒家的成德之教是人“安身立命”的归极。作 者的最终旨趣在于建立和论证现代新儒学的心性论。 此书在海外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
《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最新章节(提示:已启用缓存技术,最新章节可能会延时显示,登录书架即可实时查看)
后序:当前时代之问题——本书之思想背景之形成及哲学之教化的意义
第三十二章 生命存在中之“真理或道”与“存在”之意义——观生命存在中之“存在之理”之相
第三十一章 理事一如、与理行于事之大事因缘——观生命存在之事用中之理
第三十章 论生命存在与心灵之主体——其升降中之理性运用——观主体之依理成用
第二十九章 专观尽性立命境之通达余境义——当下生活之理性化——超越的信仰——精神的空间、具体的理性、与性情之表现为余情
第二十八章 通观九境之构造与开阖
第二十七章 天德流行境——尽性立命境——观性命界(下)
第二十六章 天德流行境——尽性立命境——观性命界(中)
第二十五章 天德流行境——尽性立命境——观性命界(上)
第二十四章 我法二空境——众生普度境——观一真法界(下)
第二十三章 我法二空境——众生普度境——观一真法界(中)
第二十二章 我法二空境——众生普度境——观一真法界(上)
《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 序
自序
导论
《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 第一部 客观境界篇
第一章 万物散殊境——观个体界(上)
第二章 万物散殊境——观个体界(中)
第三章 万物散殊境——观个体界(下)
第四章 依类成化境——观类界(上)
第五章 依类成化境——观类界(中)
第六章 依类成化境——观类界(下)
第七章 功能序运境——观因果界、目的手段界(上)
第八章 功能序运境——观因果界、目的手段界(中)
第九章 功能序运境——观因果界、目的手段界(下)
《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 第二部 主观境界篇
第十章 感觉互摄境——观心身关系与时空界(上)
第十一章 感觉互摄境——观心身关系与时空界(中)
第十二章 感觉互摄境——观心身关系与时空界(下)
第十三章 观照凌虚境——观意义界(上)
第十四章 观照凌虚境——观意义界(中)
第十五章 观照凌虚境——观意义界(下)
第十六章 道德实践境——观德行界(上)
第十七章 道德实践境——观德行界(中)
第十八章 道德实践境——观德行界(下)
《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 第三部 超主观客观境
第十九章 归向一神境——观神界(上)
第二十章 归向一神境——观神界(中)
第二十一章 归向一神境——观神界(下)
第二十二章 我法二空境——众生普度境——观一真法界(上)
第二十三章 我法二空境——众生普度境——观一真法界(中)
第二十四章 我法二空境——众生普度境——观一真法界(下)
第二十五章 天德流行境——尽性立命境——观性命界(上)
第二十六章 天德流行境——尽性立命境——观性命界(中)
第二十七章 天德流行境——尽性立命境——观性命界(下)
《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 第四部 通观九境
第二十八章 通观九境之构造与开阖
第二十九章 专观尽性立命境之通达余境义——当下生活之理性化——超越的信仰——精神的空间、具体的理性、与性情之表现为余情
第三十章 论生命存在与心灵之主体——其升降中之理性运用——观主体之依理成用
第三十一章 理事一如、与理行于事之大事因缘——观生命存在之事用中之理
第三十二章 生命存在中之“真理或道”与“存在”之意义——观生命存在中之“存在之理”之相
后序:当前时代之问题——本书之思想背景之形成及哲学之教化的意义